“雖然華夏僑民英勇抗爭,但是沒有帝國力量作為後盾,總是勢單力薄,難以對抗大呂宋國的日斯巴尼亞人、大西洋國的佛朗機人、紅毛夷和蘭人瘋狂的征服。
這些歐羅巴來的蠻族,他們的政治擴張、軍事征服、宗教傳播與民間航海、貿易開拓、海外殖民結合緊密,擰成了一股繩,遠不是華夏僑民各自為政的自立王國可以抗衡的。
只有把這些海外王國統一起來,才有希望驅逐白人蠻夷。”
“王國?”顧劍辰感興趣的問道:“他們在海外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嗎?”
“是的。比較有名的如嶺南人羅芳伯,在婆羅洲的坤甸,自立建國,自任為大統制;
嶺南人吳元盛,在婆羅洲北部建國,自任國王;
嶺南潮州的張傑緒,在安波那島自任國王;
福建人吳陽,在馬來半島建國;
暹羅開國國王鄭昭,也是華夏僑民,但不幸被暹羅部將殺害了。”
“那麼,仲海老弟。”顧劍辰道,“你造船鑄炮,要求開放海禁、移民,就是為了這些緣故?”
“不錯。”雷琥傲然回答,“我要將帝國的力量延伸到那些地方,讓我華夏僑民從此不再流血,不再流淚。”
“好漢子!”顧劍辰這時也理清了此事利害,正色承諾道:“我會盡可能在各方面支援你!”
“我們戒律會也全力支援你。可以找個時間詳談嗎?”聽梵微笑說道。
“金陵事了,我馬上會到杭州。”雷琥淡淡的回答道。
“好。咱們一言為定,就在杭州晤談好了!”
聽梵這時已經明瞭了雷琥的意圖,所以才提出來和雷琥詳談。
雷琥在這種時候返回帝國,恰好是帝國中央朝廷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大幅度衰弱的時候。也只有這時,雷琥才能比較容易達成他的目標。他的那些取消海禁、允許移民海外的提議,可謂石破天驚,在中央朝廷一統天下時,阻力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但是現在,流民洶洶,內戰正酣,朝廷官府的官吏士紳們滿腦子的都是進剿,滿腦子的都是平息禍亂,誰還有空顧及這些?
雷琥這時回到帝國,也就可以用利益作籌碼,遊刃於各據一方的‘諸侯’們之間,達到他爭取放寬海禁,允許移民的目的,為他在海外的活動爭取到足夠的人力和物力,否則他如何能最終吞併海上群雄,驅逐白人蠻夷?
聽梵已經決定向戒律會高層提議,配合雷琥的海外擴張,將帝國佛、道兩教的影響力延伸到海外。
——————————————————————————————
注:華夏僑民之事例基本取材於歷史,請參看柏楊《中國人史綱》第十八世紀
2005。5。27釋出
第四章 流民天下
戰事已經結束。
冬日的殘陽,如血般殷紅。
紅色戰襖的帝國步騎大軍已經退出主戰場之外,背依山崗紮營,遠遠的依稀可見帝國黃金龍旗和主帥大纛在冷冷的朔風中飄揚。
主戰場北面,旗甲整肅的流民軍排列在“薛”字大纛下嚴陣以待,遙望著東面的帝國官軍,隨時準備侯命衝殺。
南面列陣的流民軍,也重新聚整合步騎陣勢,同樣遙望著東面的官軍,同樣準備著隨時衝殺。
經過連番戰事的磨練,如今轉戰中原的流民軍早已經不是昔日的烏合之眾了。
以戰養戰讓流民軍的健馬、鐵甲、刀盾、弓箭等諸般糧餉軍械都相當精良充足,其作戰主力,部伍整肅,戰力也今非昔比,已經不是一般官軍可以匹敵。
唯一的弱點,就是流民軍經常有各地饑民拖家帶口的中途加入,這些沒有什麼作戰經驗、又不熟悉軍伍紀律的饑民往往會使流民軍的整體戰力下降,但在轉戰四方的流民軍而言,卻又不能不如此做,否則他們的兵源補充便是個天大問題。
晚霞漸退,官軍和流民軍就這樣相隔著冷風吹拂的丘原遙遙對峙,既沒有任何一方撤退,也沒有任何一方衝殺。
丘原上累累如山的屍體、兵器、甲仗和丟棄的輜重也沒有任何一方爭奪。
這一次交戰,兩敗俱傷。
與官軍對峙的這支流民軍,其實是合流在一起的幾股流民軍。
北面的一股實力強勁,是由突出陝西,由武關進入中原的眾多陝西流民軍中間的一支演變而來,原來的主將摩雲鵬(許多扯旗造反的流民軍主將多隻傳其號,而不知姓名,甚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