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部分

結了半天,最後只得作罷,誰叫杜萱娘每次做的重大決定都是正確的呢,別的男人覺得聽自己女人的話是件沒面子的事,可人家李進是什麼人?其豪言便是,如果連自己女人的正確的話都不敢聽,還算什麼真英雄好漢?直接掃倒一片大男子主義的老頑固們。

☆、二三三粥棚(一)

因為潼關的失守,大唐大部分地方的百姓的安穩日子都一去不返了,戰地遍地狼煙,屍橫遍野就不說了,沒有被戰火禍及的地方的百姓也不好過,光徵兵,重稅,物價飛漲這三樣便造就了大量的難民和流匪。

這個時候唐朝的府兵制其實已經名存實亡,得了授田的百姓明知叛軍兇殘,倉促上陣的兒子們鐵定是個死,當然不肯讓兒子去應徵,可是若不願意入伍,那便是高得離譜的役賦,相當於自己拿錢去請人頂這個名額,有錢人家還好,貧苦百姓除了捲起被蓋跑路,別無他法。

更要命的是那些大發戰亂之財的奸商們,囤積居奇,導致大唐上下物價狂漲,太平之時,不到二十個錢便可以買上好的白米一斗,如今已經漲到白米一斗五十錢了。

唯一沒有受到物價太多影響的便是果州郡的百姓了,前幾年杜萱娘大力推廣蕃薯,如今蕃薯的產量已經達到每畝二千斤,而慄米之類的每畝產量也不過二三百斤。

再加上杜萱娘自己有大量的存糧,從有流民開始她便讓人在鎮東頭的土地廟前與鎮西頭設了粥棚,於是流民們奔走相告,來此避亂的人越來越多,有錢或有手藝的人就在鎮上落了腳,許多貧苦人家的青壯卻被杜萱娘徵家丁護院的告示吸引。

告示的內容很簡單卻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