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部分

丈遠,下山的路徑斷了。在崇禎年間,只有崇禎和后妃們偶然在重陽節來此登高,所以登煤山的路徑只有西邊的一條,已經長久失修,而東邊是沒有路的,十分幽僻。崇禎命王承恩走在前邊,替他用雙手分開樹枝,往東山腳下走去。半路上,他的黃緞便帽被樹枝掛落,頭髮也被掛得更亂。山腳下,有一棵古槐樹,一棵小槐樹,相距不遠,正在發芽。兩棵槐樹的周圍,幾尺以外,有許多雜樹,還有去年的枯草混雜著今春的新草。分明,皇家的草木全不管國家興亡和人間滄桑,到春天依然發芽,依然變綠。

來到了古槐樹下邊,他告訴王承恩可以在此處從容自盡,隨即解下絲絛,叫王承恩替他綁在槐樹枝上,王承恩正在尋找高低合適的橫校時候,崇禎忽然說:“向南的枝上就好!”崇禎只是因為向南的一個橫枝比較粗壯,只有一人多高,自縊較為方便,並沒有別的意思。但他同王承恩都同時想到了“南柯夢”這個典故。王承恩的心中一動,不敢說出。崇禎慘然一笑,嘆口氣說:“今日亡國,出自天意,非朕之罪。十七年慘淡經營,總想中興。可是大明氣數已盡,處處事與願違,無法挽回。十七年的中興之願只是南柯一夢!”

王承恩聽了這話,對皇帝深為同情,心中十分悲痛,但未做聲,趕快從旁邊荒草中找來幾塊磚頭墊腳,替皇帝將黃絲絛綁在向南的槐樹枝上,又解下自己的腰間青絲絛,在旁邊的一棵小槐樹枝上綁好另一個上吊的繩套。

崇禎望著繩套,他搖搖頭慘然微笑:“皇后在等著,朕該走了。”

轉身走到古槐樹旁,手扶樹身,登上了墊腳的磚堆。他拉一拉橫枝上的杏黃絲絛,覺得很牢,正要上吊,王承恩叫道:“皇爺,請等一等,讓奴婢為皇爺整理一下頭髮!”

“算了,讓頭髮這在面上好啦。朕無面目見列祖列宗於地下!”

崇禎索性使更多的長髮披散臉上,隨即從懷裡拿出一張紙來,看了半響,又放回懷裡,露出黃色一角,顯然是為了提示什麼。然後將頭插進絲綜環中,雙腳用力蹬倒磚堆,抓著絲絛的雙手鬆開,落了下來,懸掛著的身體猛一晃動,再也不動了。

王承恩看見皇上已經斷氣,向死屍跪下去叩了三個頭,說道:“皇爺,請聖駕稍等片刻,容奴婢隨駕前去!”他又面朝東方,給他的母親叩了三個頭,然後起身,在旁邊不遠的小槐樹枝上自縊。

隨著這對忠義主僕的死亡,明王朝最後一任皇帝吊死在煤山上,在中國歷史上統治達二百七十多年的明王朝終於成為歷史長河中的一朵浪花,消失在遠方。

一個王朝的消亡,就標誌著另一個王朝的興起。

隨著傳宣官著高呼:“啟駕!”聲中,又一個王朝的主子進了紫禁城。成為了它的主人。

李自成由文武百官和御營親軍前後扈從,進德勝門後一直向南走,然後從西單牌樓向東,轉上西長安街。所經之處,異常肅靜,數萬人馬靜悄悄細無聲,沿街兩旁,家家閉門,在門外擺一香案,案上有黃紙牌位,上寫“永昌皇帝萬歲,萬萬歲”。門頭上貼有黃紙或紅紙,上寫“順民”二字。表示自己是大順朝的的黎民了,不是明朝的子民。百姓是天下最大的力量,但是也是最常見的牆頭草了。

李自成騎在高大的烏龍駒上,神態莊嚴,時時在心中提醒自己是大順皇帝身份,非同往日。他左手輕提杏黃絲韁,右手下垂,坐直身子,眼睛炯炯前視,不肯隨便亂看。自己這個驛卒也有今天的這個成就。人間至尊,惟我獨尊。

過了金水橋,仍然忍不住仰頭端詳承天門的敦實壯美,忽然想到,等舉行了登極大典之後,需要命文臣們找個書法好的,恩,那個黃玉的書法倒是不錯,與那個解縉也不差上下吧!為承天門也擬一對聯,寫成二尺見方的黑漆楷書,襯著金色雲龍底,懸掛在中闕門兩旁,名字叫做叫做他剛剛想到這裡,牛金星來到他的馬頭旁邊,躬身提醒:“陛下,請箭射‘承天之門’,拔除明朝的不祥之氣。”

旁邊的李雙喜趕快從背上取下勁弓,又從箭橐中取出一支鵰翎箭,雙手捧呈給李自成。李自成使烏龍駒後退幾步,舉弓搭箭,只聽弓弦一響,一箭射中“承天之門”牌上中間空處,即“天”字的下邊,“之”字的上邊。文武群臣和護駕親軍們立刻歡呼:“大順朝萬年萬年萬萬年。”

李自成朗朗大笑。

大順朝真的萬年萬年萬萬年嗎?答案是否定的,不過李自成不知道,任何人都不知道,任何一個有為的君王都希望自己的王朝萬年萬年萬萬年,否則秦始皇不是說一世、二世,一直到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