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微頓,“五弟妹尚還年輕,何須如此妄自菲薄?學得慢不要緊,咱們慢慢來。”
崔翎不敢置信地問道,“什麼?”
蘇子畫笑得清雅,“五弟得有好一陣子才能歸家,反正來日方長,這期間,咱們從簡單的認字開始,四嫂別的不成,這點耐心尚還是有的。”
她從書案上翻出一本詩集,“五弟妹拿去看,若有不認得的字,不清楚的意思,儘管問我便是。”
崔翎簡直瞠目結舌,她恨死自己的“委婉”了,就不該說什麼心生嚮往十分欣羨,直截了當說自己不喜歡讀書識字不就行了嗎?
這下好了,看得出來,四嫂是經過了激烈的心理鬥爭,才下定決心要好好教自己認字寫詩的,若是此時她再斷然拒絕,這豈不是戲耍人家?這樑子就鐵板釘釘地結下了,莫說這原本就是自個的理虧,便是老太君知道了,也要說她不懂事理的。
譬如老太君和郡主她們,雖也不耐煩四嫂的風雅,但彼此尊重和體諒卻是底線。
她自己嘴賤結下的因果,思來想去也只能自己承受,苦中作樂地想,就權當是又回到了孩提時候學堂之中,憑藉著前世的記憶,將這茬糊弄過去,想來也並不特別難。
這樣想著,崔翎便只好勉強地笑道,“那就麻煩四嫂了。”
蘇子畫雷厲風行,當時就讓崔翎坐在案前讀詩,她自己則躺在窗前的美人榻上看書,耳邊聽到五弟妹提出疑問,她也不必起身,就能說出那詞的讀音和註解。
十一月初的天有些微涼了,偶有清冽的小風從窗稜的縫隙捲入,她回頭看著伏案認字的崔九,容貌姣麗的女子蹙著眉,雙手托腮,正專注而認真地盯著書卷上的文字思考。
蘇氏的臉上不由露出欣慰的微笑,她暗自點頭,“五弟妹或許不機敏,但卻十分用功肯學,她只是沒有遇到肯花心思的老師教她,否則,哪能蹉跎這些歲月?”
她心裡暗暗決定,一定要不負五弟所託,在他歸家時,還他一個鐘靈雋秀的妻子。
崔翎好不容易熬到小籬來請她回泰安院用午膳,忙對蘇氏說道,“四嫂今日教習,我受益良多呢,這詩集可否讓我拿回去看,若有不懂之處,改日我再來請教四嫂。”
蘇子畫欣慰地點了點頭,“你這樣虛心向學,很好。”
她語氣微轉,“聽說五弟妹正跟著大嫂學管家?這樣也好,恰巧我最近在教瑀哥兒認字,等勤勉堂的事完了,五弟妹就過來這裡,你和瑀哥兒一塊兒學。”
崔翎雙唇微顫,這位四嫂實在也太不懂人情世故了吧,她只是客氣客氣,不是當真虛心向學啊!而且,瑀哥兒才四歲,讓她一個十五歲的女子和個四歲小娃一塊學認字,說出去要不要丟死人啊!
她目光復雜地望了蘇氏一眼,為避免四嫂繼續說下去,決定只當沒有聽懂,不曾應聲,就拉著小籬飛也似地逃走了。
逃跑的路上,她心裡也不忘記狠狠地鄙視唾棄背後使陰招的袁五郎。
寧得罪君子,也莫得罪小人,倘若她曉得自己一時之失,會惹來這麼多的麻煩,她當初就該將自己的嘴縫上,一個字都不要說!
022 特例
更新時間2014…2…28 11:19:43 字數:2196
回到泰安院,崔翎與老太君一起用了午膳。
今兒有剪雲斫魚羹、琵琶大蝦、四喜扣肉和鳳眼秋波,都是她素日心生嚮往的宴菜。這些珍貴的食材,透過名廚巧手烹製,色香味俱全,宛若瑤池蟠桃會上才能擺著的珍饈。
對於美食,崔翎從來都是來者不拒,風捲殘雲般的一陣大快朵頤後,她滿足地拍了拍自己的小肚皮,“祖母,您這兒的飯菜真是太好吃了,我長那麼大,還是頭一次吃得那麼好!”
她忍不住摟住老太君的腰蹭了蹭,“祖母,您真好!”
老太君樂得哈哈直笑,“你喜歡就好!”
饒是年輕時再要強幹練的一個人,上了年紀以後,從容貌到心就都軟了下來,她喜歡看著兒孫們開心快樂的模樣,這比她自己的開心快樂更重要。
從前袁悅兒在家時,也曾像崔翎這樣歡喜的時候抱著老太君不撒手,老太君沒有女兒,便特別喜歡那種可愛可疼的小女兒神態,但自從悅兒入了宮給長齡公主伴讀後,膝下好久都沒有人敢這樣對她撒嬌過了。
崔翎看老太君心情好,便趁機將今日跟著大嫂學管家的事說了一遍,又提到四嫂請她過去看新詞,她撇了撇嘴,“四嫂一片好意,孫媳婦心裡都懂,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