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距市中心還有段距離,但是家附近還是有一個半大不小的國營商場,裡面有一些服裝雜貨,陳天看了看衣服,樣子跟後來的沒法比但總比自己身上穿的強,自己這個破棉襖還是寒酸了些,看看價格,一件裡面穿的毛衣要5塊錢,棉襖要20。要是放在20年後可真是便宜,可現在就是奢侈了,於鵬一個月工資才幾十塊錢啊。還是沒捨得。雖然於鵬把錢都給了她,自己身上還有100多塊錢,要支撐到下個月開工資是沒問題,可鵬哥的房子還押著呢能攢一些是一些,城裡不比農村自產自用,買根蔥都是要錢的。再加上房租水電開銷,還是省著點比較好。
菜店就在邊上,現在買糧和副食品已經不用票了,但這些菜店肉鋪米店還都算是國營,雖然不像早幾年那樣嚴厲打擊投機倒把但真正出來擺攤的還真沒多少。
經營模式也基本上是國家統一收購統一銷售,農民種地工人上班。但陳天知道過不了多久就會湧現大批的小商販,甚至南方現在已經開始有了,這就是改革後挖到第一桶金的小商販,雖然她在獄裡沒經歷時代有多黃金,但聽好幾個獄友說這個時候隨便你賣點什麼都會發財。現在自己重新活了一回,也想踏上這個黃金時代的頭班車。
店裡現在沒什麼人,就一個營業員坐在店裡織毛衣。轉了轉,發現這時候的菜無非就是大白菜土豆大蘿蔔,陳天靈機一動,這可是個機會啊!
第三十章 第一桶金
更新時間2013…11…2 10:11:56 字數:2052
陳天見店裡單一的經營,不由得靈機一動,這可是大大的商機啊!
“大姐,有木耳嗎?”
“沒有。這兒沒有山,山貨什麼的你得託人從關裡帶。”營業員30多歲的樣子,看起來挺面善的。
“大姐聽你口音你也是東北人啊!”陳天套近乎
“嗯哪,大妹子你也是東北那嘎達的?”營業員放下手裡的針線,在這裡碰到老鄉可真親切。
國人講究地緣,鄉緣,親緣。在背井離鄉的異地,由地理位置上的聯絡形成的地緣尤為親近,倆人就地聊了起來。
其實陳天本來是個話不多的姑娘,人也偏內向。只是上輩子從號子裡出來沒文憑找不到工作沒少幹些推銷員的工作,口才也就鍛煉出來了,那張嘴一開口都能把人忽悠懵,更何況這個時代的人都格外淳樸,更加好忽悠。
陳天嘴也甜,一會誇她毛活漂亮一會誇她人年輕,給人家忽悠的嘴都合不上,看這個穿著樸素的小姑娘格外順眼。
“大妹子,你咋不在老家跑這麼遠來了?”張姐,也就是營業員現在已經被陳天徹底拿下。
“哎,男人在這邊上班我就跟過來了。”陳天嘆了口氣。
“真地啊!我也是啊!”找到共同點了看著小姑娘更覺得親,人在異鄉都不容易啊。
“大姐,我有個忙想請大姐幫。是這樣,我手裡有批木耳,都是老家帶來的正宗野木耳,你看你這能不能收了?”陳天覺得火候差不多了趕緊說出自己真正的目的。
“是這樣啊,要說這東西應該好賣,只是我們這主任去外地了得出差半個多月呢,我一個人說了不算啊。”張姐也挺為難,剛跟小姑娘聊天知道她家裡是真正困難欠了外債又懷了孩子(陳天是往死裡哭窮啊)自己有心幫可又不敢私自進貨。
“這樣啊。”陳天咬著下嘴唇,半個月,那麼久啊。
“要不這樣,你在我門口擺個小攤子賣賣看,別遠走應該沒人查你。”好容易碰到個投緣的老鄉,張姐也不好意思不幫忙。
“哎!”回答的飛快,趕緊回家背上那一口袋木耳蘑菇,這玩意在這時候可是新鮮貨,自家又吃不了這麼多能換點現錢也好啊。
在菜鋪門口擺了塊布把木耳攤在上面,等了一會進進出出買菜的人逐漸多了可也沒人注意這一堆是啥,陳天有點急了應該是沒注意自己這個小攤子,這木耳還沒幾個人認。倒是屋裡的張姐好心指點,“丫頭,你賣貨得吆喝啊,你不喊誰知道你在這幹啥啊。”
“還得喊啊”陳天沒幹過這個,也不知道咋喊。雖然自己做過推銷,但那都是一對一的忽悠,讓她當街扯著嗓子喊還是有點難度啊。
看著無人問津的木耳豁得出去了,面子值幾個錢,賺點錢才是正事兒啊。
看見有人過來就扯著嗓門大聲吆喝,“木耳,正宗野生黑木耳啊!不好吃不要錢啊!”
這一喊還真好使,真有幾個大娘被吸引過來了,這木耳可是稀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