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天同慶。

封賞中讓人最為矚目的是襄國公和曹家。

可襄國公府不過是重振門廳,重新躋身京中一流勳貴世家而已。

而曹氏之父封長平侯,世襲三代,賜三千頃良田,金銀珠寶不計其數。曹氏在北疆以身殉國的二哥遺下的幼子也以十歲之齡得襲從三品燕山衛指揮僉事。曹氏之長兄曹麒,右路軍統帥,更是被封為一品鎮北大將軍,右柱國,力壓北伐之左路軍統帥襄國公,從薄老將軍手中接掌北疆十五萬之師。縱然襄國公也當庭奏聞舊傷復發,疼痛難支,太醫建言要去西郊的溫泉莊子長期休養,朝廷內外仍然是一片不平之聲。論功勞,曹麒與襄國公戰功不相上下,甚至弱於襄國公。論出身,敗落的三流世家也比不入流的寒門武將高貴啊。

但是景武帝一概不理,似是與勸諫的人賭氣般的,流水的賞賜大張旗鼓地送進貴妃的麟趾宮不說,曹賢妃更是被擢升為四妃之首,半後的孔雀羽儀仗,距離後位僅僅半步之遙。

這種對曹家的大肆封賞令群臣側目,除了寒門庶族自覺歡欣鼓舞外,自然引來一片勸諫之聲。

這勸諫聲中不乏以徐閣老為首的文臣的擔憂,後宮曹賢妃已有一子,聖上此舉要置皇后與何地?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夢裡面都嫉恨的牙癢癢,曹家的發跡與崛起,無論在前朝還是後宮,那都可謂是一枝獨秀富貴天成,如有神助,半點不由人啊!

只是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曹家要是一路都走的那麼順暢,大概連老天都要看不過眼了?

這不,曹家的麻煩來了。

“如今北疆安定,鎮北將軍秘密練兵且折損人數之眾,兵部是聞所未聞,從未得到鎮北將軍的報備。”兵部尚書急忙出列撇清關係,最少也是個監管不力的瀆職罪,這回兵部麻煩大了。

“啟稟皇上,依老臣之見,鎮北將軍曹麒深受皇恩,卻不知恩圖報,私底下大肆殘酷秘練兵員且貪汙餉銀數目重大,反叛之心端倪已露,當早下決斷!”徐閣老的得意門生都察院都御史唐懷禮出列,言辭狠辣,怪不得人道讀書人毒起來,與武人也不逞多讓。

瞧這,是要把曹家往抄家滅門的道上推啊!也是,這徐閣老可是國丈!後宮裡面徐皇后被曹貴妃的鋒芒緊逼,後位岌岌可危且多次告急,徐派這份怨氣只怕只有如此才當平復一二。

“啟稟皇上,只怕此事已是八九不離十。可曹麒多年來一味提拔收攏出身寒門的將領,且駐守北疆多年,早已盤根錯節、根深蒂固。曹麒積威久之盛之,只怕北疆愚民早已只知鎮北將軍而不知聖上了!萬一此事處理的稍有差池,就會引起北疆動盪,若北狄趁火打劫偷襲,只怕北疆危矣!”禮部尚書躬身出列,字字誅心。

這可是皇上跟前得用之人,做事何嘗不是處處順著皇上的心思行事?荀騫志用詞毒辣,難不成早就得到了什麼風聲不成?下面一眾看菜下碟子的官員尋思著該如何站隊才能誰都不得罪。

“皇上,曹麒練兵蓄財,必為二皇子謀位也,志在關鍵時候拿天下蒼生安危逼迫皇上冊立儲君!”壽昌伯出列,把火直接燒到二皇子身上,彎兒都不帶拐的。對作為碩果僅存的勳貴世家而言,這些年早被那杆子寒門武夫騎在脖子上拉屎拉尿,勳貴子弟的尊嚴盡數掃地。等了這麼多年,終於可以一雪前恥,何不添把柴禾?畢竟眾人拾柴火焰高嘛。

再說,按親戚關係,他是五皇子的嫡親姨丈。如果能趁機扳倒二皇子,那五皇子上位的可能性不也大大增加了不是?

。。。

一時之間,對於曹家,朝堂盡是一派慷慨的討伐之詞,前幾日還囂張不可一世的曹黨多數三緘其口,自覺風雨欲來前途堪憂,只有那少數還敢扯著嗓子進言幾句什麼“皇上聖明,鎮北將軍忠心日月可鑑!”

只是這聲音摻雜淹沒在一派激昂陳詞之中,太過微弱,只怕皇上根本聽不見啊。

訊息傳世後宮,曹貴妃跪求面聖未果且被禁足在麟趾宮,敕令無旨任何人不得擅入。二皇子那邊,皇上派了金吾衛伺候著去帝陵巡視,歸期未定。

這倒是讓有些急性子,想盡早儘儘姐妹之情的一些嬪妃大失所望,這多好的機會啊?不知道向來囂張跋扈的貴妃娘娘是不是焦慮的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急的團團轉。

可曹氏畢竟還有二皇子傍身,曹家也還沒到,有那穩重的妃嬪,眼下只是在自己心腹跟前幸災樂禍過過嘴癮。急什麼呢,只要這回曹氏倒了,以後儘可以去當面啐她。

這會兒外面的人心思怎樣浮動,曹貴妃可顧不上去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