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往前看三丈遠的人,既然接了好兒,又得了好兒,就不會撇下她,一點的好兒都不分給她。
果然,皇上和前世一樣龍心大悅,高德順也沒讓她失望,更與前世迥異的是,做出那道吃食兒的蔡姑姑也得了皇上的厚賞。前世,如畫親自端了蔡姑姑為了幫她脫困而做出來的荷葉圓子釀送至御前,只說是自己憂心聖上而琢磨出來的法子。
前世,如畫用一碗荷葉圓子釀復寵。今生,同樣是一碗圓子釀,如畫用它來鋪路,斬獲頗豐。
入了夏,天熱的厲害起來。可皇后娘娘的千秋節就在六月裡,無論是前朝還是後宮,上上下下皆不敢怠慢地忙亂了一場。等千秋節已過,各宮主子們少有走動,都縮在屋子裡取冰納涼,於是整個後宮都被熱的懶洋洋起來了。
就在這熱的稍微一動彈,就是個汗流浹背的下場,連樹上的柳葉兒都懶得動彈的時候,司衣司的人來宮正司給姚宮正、楚司正、如畫等有頭有臉的女官們量冬衣的尺寸了。說到這裡,有人就覺得奇怪了,大夏天的量冬衣的尺寸幹嘛?傻了吧,當然是要做冬衣了。
在宮裡,衣食住行排在頂先的,皇帝認了第二,絕對沒有不想活的敢認第一。剩下的宮裡的主子們不管得不得寵,應季的時候,什麼款式流行就跟風做什麼衣服,再琢磨搭配什麼配套的首飾才夠美,以能夠閃一下皇上的龍目為上佳,以等夠得皇上一句讚許為上上佳。
女為悅己者容,這麼多的大小嬪妃都在能力範圍內儘可能的在穿衣著裝方面各顯神通,競爭那個激烈啊可想而知。除了皇后娘娘,這些大大小小的嬪妃主子們,只要不有違規制,不僭越那些明黃啊正紅啊的尊貴顏色,還有那些百鳥朝鳳啊,龍鳳呈祥的繡飾,都是竭盡全力的折騰那起子針鑿繡娘們。誰誰那個鵝黃的裙衫要繡上粉白的梨花,大朵大朵的,搭配的瑩白色腰帶細細的挑上一圈柳葉紋的金線,誰誰那個壽辰的禮服要選醬紫的蜀錦,配上百蝶穿花的刻絲雙面繡,再綴上小拇指大小的圓潤潤的珍珠,蠶豆粒大小的瑪瑙飾做花蕊,誰誰那水紅月華裙要繡上大簇的寶相花,誰誰得了皇上親口恩賞的金絲鑲明珠修鞋,要選用翠綠的上等杭綢,鞋底要用最柔軟的松江棉布納成雖說太監們的衣服歸十三衙門裡的針工局管,可單是後宮的娘娘們就把司衣司使喚的團團裝,怕是要每個人長七八雙手、三四雙眼睛,才能顧過來。
好在,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不曾間斷的催促聲、捱罵聲、賠罪聲中,司衣司上上下下個個練就成了一顆七竅玲瓏心肝,不管你放了什麼狠話,不管你嗓門有多大,那些該小心伺候著的,不用多一聲吩咐,該慢工出細活繡三月的衣服絕對不敢繡成倆月,那分量不夠又沒能耐的,你就是天天堵在門口,我該抽不出人手還是抽不出人手。論看人下菜碟子的功夫,絕對媲美膳房的大廚,哪個小主子失了寵,第二天膳房就敢送冷食過去。可人有失手,馬有失蹄,人都有看走眼的時候。不得寵的曾經怠慢過的小主子指不定哪一天就發達了,那就該司衣司那幫子人狗腿子地去討好賠不是了,磕頭打嘴一個不少。
於是乎,宮人們向來是春天做秋裝,夏天做冬裝,不能跟主子們擠在一起扎堆不是?應季的衣服提早小半年都做好了,所以宮女們的衣服都是尺寸往大里做,將來要穿的時候就是胖上三寸也不怕,要是人變瘦了,那就自己拿針線往裡收。
往年如畫可沒有這樣被司衣司的人親自找上門量尺寸的待遇,她們都是姐妹間相互幫襯著良好尺寸,然後匯在一起,再送單子到司衣司去的。
量完尺寸,看著跟著而來的小宮女,不過七八歲的光景,怯生生的,一點兒都不機靈,如畫有些奇怪,隨口問道,“這小宮女是今年春選進宮的吧?怎麼這麼快就讓她們領差事兒了?”往年的小宮女,都要學足半年的規矩才會被放出來跑個腿啥的。
那位姑姑笑道,“這也是沒法子的事兒!後宮今年新添了十幾個小主子,可放出去的老宮人更多,您們宮正司這裡人手還不怎麼顯得缺,我們那塊兒是早就青黃不接的厲害了。眼看就八月末了,要到了聖駕去西山狩獵的日子了,按例到時候我們那裡也要抽調一批人隨駕過去伺候個針頭線腦的,哎,沒辦法,只能先選了一批小丫頭們放出來見見世面認認路,將來也好使喚著各處遞個話兒。”
是啊,如畫暗歎,眼看就到了皇上去西山狩獵的日子了。
前世,如畫因為復寵成功,本來也是在這次西山狩獵的隨扈名單裡的。只是臨行的前幾天,突然發現信期晚了。雖然不知是真時假,可也是不敢貿貿然地車馬勞頓的,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