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無聊了,子明五一我們一起去雲南的時候,你在旅遊車上可是滔滔不絕侃侃而談,現在怎麼啞巴了,還要等很久呢要不你給我講點好玩的事情打發下時間吧!”
苗欣說道。
劉子明心想我又不是你的故事大王,可也覺得兩個人要等這麼久也就抬起頭正好看到對面牆壁上掛著很多“全聚德”的小故事,頓時計上心頭清清嗓子說道:“那好,我就給你講講全聚德的故事吧!”
“它有什麼故事可講,你是不是敷衍我啊?”
苗欣有些生氣。
“你看下全聚德的德是不是少一橫。”
劉子明說完就扭頭看著店裡懸掛的牌匾,苗欣也注意到確實那個德真的少一橫,頓時來了興趣準備做到他身邊聽的真切一點。
劉子明也是看到對面牆上的故事才有了注意,要是她也坐過來豈不穿幫了連忙說道:“”你別動就坐在那裡聽就可以!
被劉子明識破了自己的想法頓時覺得有些尷尬,只好坐在那裡紋絲不動。“全聚德的創始人楊全仁,請一位名叫錢子龍的秀才題寫匾額。這一匾額幾經風雨,一掛就是130多年。有人說,當時楊老闆把錢子龍請來,兩人對飲開懷,楊全仁得知錢子龍書法非常好,於是馬上拿出筆墨紙硯,請錢秀才題個字。由於錢秀才多喝了兩杯,精神有些恍惚,一不留心,“德”字忘寫了一橫。”
“那就是酒後失誤,那怎麼還能將錯就錯這麼多年呢?”
苗欣很是納悶的問道。
劉子明沒去理會,依舊看著牆上的故事發展繼續說道:“還有人說,當時楊全仁創業時,一共僱了13個夥計,加上自己一共14個人。為了讓大家安心幹活,同心協力,所以讓錢秀才少寫一橫,表示大家心上不能橫一把刀。不過這些當然都是猜測和傳說。”
苗欣聽的很入迷趕忙問道:“那真正的原因,子明你知道是什麼嗎?”
劉子明不急不緩的繼續說道“真正的原因就是原來早在一千多年前,“德”就是像多音字一樣的寫字,可以有一橫,也可以沒有橫。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唐宋元明清書法名家的墨跡中得到印證。比如,現立於北京國子監孔廟的清朝康熙皇帝御書《大學碑》中的“德”字就沒有一橫;又比如生活在與全聚德創立同期的清代畫家鄭板橋本人書寫的“德”字,有的帶一橫,有的不帶一橫。另外,從中國古錢幣方面來考證“德”字。比如,北宋鑄造的“景德通寶”的“德”字就沒有橫,而明朝宣宗年鑄造的“宣德通寶”的“德”字就有橫。所以在過去“德”字有兩種寫法,可以有橫,也可以沒有橫,兩種寫法都是正確的。全聚德為了保持其牌匾的歷史原貌,所以牌匾上的“德”字一直少一橫。”
唸完了故事看了看時間也過去了快接近半小時,旁邊桌上的人也隱約聽到劉子明的這番話,看他始終盯著對面牆上的畫,才明白原來這個小夥子為了哄自己女朋友開心,居然在唸故事覺得這小夥子泡妞的手法真的很高明,紛紛暗自竊喜。
講完沒多久,他們的烤鴨做好了,大廚推著小車來到他們身邊,車上放著一隻烤的金黃冒油的鴨子。大廚說道:“先生您好,烤鴨不像燒雞、扒雞;烤炙時不新增任何佐料兒,沒有鹹淡味,所以一會您吃的時必須配上佐料吃。”
這個劉子明和苗欣還是明白的。“秋高鴨肥,籠中雞胖”的諺語為證,他們來的這個季節正好,烤鴨現片現吃,大廚片了九十刀,鴨架子都沒有散。劉子明把鴨片夾到苗欣的盤子裡,兩人紛紛加起來吃到嘴裡,皮是酥的,肉是嫩的,最為鮮美。
大廚一邊片鴨子一邊說道:“|二位客人,片鴨的方法有三種,一種是杏仁片,這是最傳統的片法,片好的鴨肉如杏仁;另一種片法如柳葉條,還有一種是皮肉分吃,鴨皮又酥又脆又香,鴨肉薄而不碎,裹在荷葉餅中食之,酥香鮮嫩。”
劉子明看了看盤子裡片好的鴨肉說道:“那師傅您的這種片法應該沒猜錯的話,是皮肉分吃吧!”
大廚微笑著點點頭繼續說道:“您有沒有發現我們店裡荷葉餅餅面沒有糊點和生白點,用手拿起來,對著光線照一下,餅薄厚均勻,放在盤中,可以清楚看見盤子上的“全聚德”標識。餅不破裂,勁道有咬勁兒。而那個空心芝麻燒餅可以“中餐西吃”在燒餅上一層鴨肉,夾上兩片隨熱菜吃的青菜,一起夾好,用手抓起來吃,是不是有點中式鴨肉漢堡包的感覺。”
劉子明和苗欣按照大廚的吃法,吃了起來兩人都是嘴角流出滑而不膩的鴨油。大廚繼續說道:“一隻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