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似思索,沈長安也不管她此時如何想罰,只靜靜品著茶,再沒多話。

一番折騰,已日落西山,鄭蘇易和沈長安二人安靜坐在馬車內,兩人皆閉目養神,靠坐著雖離得遠,畫面卻異常和諧,就這麼靜靜地,二人隨著馬車駛入城內,走進繁華的長安街。

雖近黃昏,叫賣聲還是此起彼伏,想著掙今天的最後一筆的商販們,都放開了嗓子吆喝。

“冰糖葫蘆,五文錢一串的冰糖葫蘆。”

“桂花糕,桂花糕,最後便宜賣了,三文錢一塊又香又甜的桂花糕。”

“新鮮出爐的烤地瓜,入口即化的烤地瓜,又甜又軟的烤地瓜咯。”

叫賣好似伴著桂花香傳進馬車,鄭蘇易突然睜眼,道:“停一下。”

馬車停在長街之中,隨著顛簸,沈長安略帶詫異地睜眼看著鄭蘇易,而後瞭然道:“原來是出門辦事來的,我還說世子怎麼突然有雅興陪我去伊蘭寺呢。”

鄭蘇易也沒回話,只是起身跳下馬車,不知他與車伕交代了什麼,只見他匆匆走入人群,一瞬便尋不著身影。

原本閉目休息的沈長安,此時趁著等人之際,正百無聊賴地看著馬車外車水馬龍。街頭一角,五六歲的孩童圍在一起,拍著手唱著歌謠:

青梅竹馬不成夫妻

送錯花轎新娘哭

不捨舊愛偷偷見面

胡家少爺綠帽戴

青梅舍夫婿下毒手

竹馬為青梅不思歸

可憐洛陽嬌嬌女

不知權貴人家竟是齷蹉

童聲清脆傳入馬車內,此時馬車內的沈長安很是悠閒地疊起雙手平放在窗沿上,下巴枕著雙手,靜靜地聽著歌謠,嘴角卻是勾起一抹笑容,手指還有一下沒一下地敲著窗沿,頭則微微側著,伴著童謠的旋律,看著孩子純真的童顏,悠哉愜意。

有大人聽見了歌謠,趕緊地將孩子驅散開來,沈長安的眼神則跟著四散的孩子轉入了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黃昏裡,形形色色的行人步履匆匆,一如洛陽的長門街,而那轉角的少年,衣袂飄飄,也一如洛陽長門街上的翩翩公子。

轉角的白衣只那一瞬的晃眼,沈長安卻突地一個激靈坐直,眨了眨眼而後直愣愣地盯著前邊轉角處,那一襲白衣衣角好似還在風中飄蕩,可白衣少年卻不見了蹤跡。

毫不猶豫,沈長安以最快的速度跳下馬車,往著剛剛轉角的方向跑去,不顧身後叫喚的馬車伕,亦不顧當街瘋跑有損形象。

轉角進去的是一條深巷,一戶緊挨著一戶,緊閉的戶門將它與臨街的喧鬧隔開,沈長安望向深巷,細長小路延伸到深巷盡頭,周遭只聞柴門犬吠,再無一人身姿。

此時天空飄起大雨,突地傾盆而下,讓沈長安來不及閃躲,她也並未想閃躲,聽著雨聲敲打在屋簷上,讓她想起了洛陽,這聲音很像里仁巷裡鈴音與空竹的迴響。

沿著是深巷跑到盡頭,是一條居民賴以生存的小河,河邊本該有婦人漿洗的身影,一場大雨將人趕走,只餘空空長河。沈長安走上河中小橋,站在橋頭,視野寬闊許多,一眼望去,卻沒有瞧見期待中的那個人,她就這麼站著,眼睛掃過所有房屋,焦急卻不知該走去何處。

雨中,遠遠聽見婦人責罵孩童的聲音,偶爾還傳來的老人家的催促聲,這麼有生氣的平凡人家的生活,如她夢中一般,她聽得入神,卻也愈發顯得失落,她再找不到那個人了是他在躲,還是她一直都追不上

大雨來的匆匆,去的也匆匆。待鄭蘇易沿著河邊尋到沈長安時,正瞧見獨立於小橋之上、風滿衣袖的她。不知她為何突然跑出馬車,也不知她為何落寞地站立橋頭,他只是上前,在沈長安身旁站定,將手中的包裝紙開啟,熱氣很快瀰漫開來。

“可想嚐嚐?我試過了,很甜。”

沈長安低頭,看著鄭蘇易手中烤得微焦的地瓜,她愣一會,而後伸手接過,捧在手心,有些燙手,好在有厚厚的紙張包裹著,一場大雨過後的寒涼在此時倒也覺著暖和。

地瓜上有一處淺淺的痕跡,似牙齒磕過,她記得她曾經教過鄭蘇易這般嘗試地瓜的味道。掰開,輕咬了一口,確實香甜,是她喜歡的味道。

“你剛剛下車是為了買地瓜?”

鄭蘇易不置可否,只看了眼她的裙角和繡花鞋,道:“不覺腳下溼黏?這裡風大,你淋了一身雨,當心染了寒氣,有什麼事情先回府再說吧。”

作者有話要說:祝大家中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