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以白銀估價應該具有相對的貨幣價值穩定性。經過短短15年,白銀估價不可能跳升10倍,這是違背市場客觀規律的,所以于飛民國時期古董家趙汝珍給出的版本是不可信的,而疇隱居士的版本則是可以接受的。
以現在1盎司白銀國際市場價39。03美元計。民國時期一個翡翠西瓜平均估價相當現鈔約5000萬美元,一個翡翠甜瓜平均估價相當現鈔約700萬美元。考慮到現在白銀價格已經徘徊在歷史高位,所以這個現代估價有點偏高。如果打個5折,讓白銀價格回到2000年的水平,則慈禧太后翡翠西瓜的現代估價約為2500萬美元,合人民幣在兩億左右。
按照這個估價。那麼今天交易會上的這一半翡翠西瓜價值應該不高於一億元,是低於《洛神賦圖》的。
不過藝術品的價格除了考慮材質、工藝、年代這些因素之外,還要考慮收藏者的偏好!翡翠西瓜是慈禧太后的最愛,自然沾染著不少“貴氣”,在古玩收藏界,乾隆皇帝用過的牙籤都能身價百倍,更何況是慈禧太后最愛的翡翠西瓜呢?如果要加上這個因素。那麼這個翡翠西瓜的價格就難以估量了。
想來這也是組織方為什麼要把翡翠西瓜放在《洛神賦圖》之後拍賣的原因吧。
而第二個讓于飛驚訝的原因是,被世人傳說了這麼多年的翡翠西瓜,竟然不是翡翠!
對於翡翠西瓜材質的爭論由來已久,不少人認為是的,在慈禧太后以前和以後的時代裡,翡翠的特徵描述裡從來沒有“西瓜”或者“甜瓜”這樣的詞彙。更為重要的是,儘管有靠點邊的“瓜皮綠”、“瓜皮青”等術語,翡翠的表皮也可能因為氧化出現紅色。但絕對不可能出現“翡翠西瓜”特有的外綠內紅的顏色組合,也不可能出現“翡翠甜瓜”特有的外白內粉或者外青內黃的顏色組合,更不可能出現白絲、黑籽、黃籽或者白籽的內部生長紋或者包裹物特徵。因此,不管是翡翠西瓜還是翡翠甜瓜,兩者都不是真正的翡翠。
于飛也曾經猜測翡翠西瓜如果真的是翡翠的話,那絕對是絕無僅有的五彩翡翠!代表著福祿壽喜才的五彩翡翠價值連城,如果能夠恰到好處的組成西瓜的摸樣。那價格真的就難以估量了。
但是在混沌之氣的探測下,翡翠西瓜的材質也就非常清楚了,並不是于飛鍾愛的翡翠,而是碧璽。
于飛也曾經查過相關的資料。認為翡翠西瓜是碧璽的機率會非常大。
首先:根據美國聖地亞哥自然歷史博物館方面提供的碧璽貿易資料,從庚子事變後第二年的1902年到1908年慈禧歸天這6年間,慈禧太后幾乎每年都讓宮廷造辦處到美國聖地亞哥採購幾噸各色碧璽,其中尤以粉紅色碧璽居多,到1911年清朝壽終正寢之際,總的採購量達到120噸之巨!這是來源。
其次,在自然界裡,綠(青)皮紅瓤的顏色組合特徵只有雙色碧璽才具備。這個綠(青)皮紅瓤特徵可以是碧璽晶體在平行晶體延長方向出現的不同色帶,該色帶可以是連續的同心環狀,也可以是不連續的同心環狀;同樣,綠(青)皮紅瓤特徵也可以是碧璽晶體在垂直晶體延長方向出現的不同色帶。同樣,白皮粉瓤的顏色組合或者青皮黃瓤的顏色組合也是隻有雙色碧璽才具有的光學特徵,只是組成顏色有些不同罷了。本來嘛,碧璽就是以顏色豐富華美、色彩變化多端著稱,如果仔細劃分的話,碧璽的顏色有一百多種之多,這一點使碧璽在自然界眾多寶石之中擁有“寶石變色龍”的美稱。第三,翡翠西瓜黑籽白絲的內部特徵恰巧是碧璽晶體內部呈點狀的黑色包裹體和沿晶體延長方向上出現的白色生長紋。同樣,翡翠甜瓜黃籽或者白籽的內部特徵,也是碧璽晶體內部呈點狀的黃色包裹體或者白色包裹體。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寶石學教材和寶石學論文資料也將這種綠皮紅瓤或者綠皮粉瓤的碧璽直接命名為“西瓜碧璽”。這大概是晚清一代清廷將進口美國的頂級雙色組合的碧璽稱為“西瓜”或者“甜瓜”的直接由來。
雖然,這些事實都說明慈禧太后所珍藏的兩隻翡翠西瓜其實並不是什麼翡翠,而是碧璽。但是因為可笑的民族感情,于飛還是執拗的認為它們就是傳說中的那樣是崑崙山中自然生長的天然翡翠!
“小飛?小飛?”宋喜才叫道:“走吧,輪到我們了。”
“啊?”因為剛剛“看”得入神,不知不覺中已經輪到于飛和宋喜才了。
雖然已經裡裡外外都“看”了個遍,但是為了不讓人懷疑,于飛還是陪著宋喜才上臺觀摩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