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不懂事,你好歹擔待著些,別跟小孩子一般計較。”
“臣妾不敢。”安貴妃向前欠了欠身,眼光卻落在章燕雲帶來的一疊佛經上,青油油的細薄竹紙,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工整小楷,“況且,臣妾瞧著章容華也不是孩子脾氣,只瞧她給母后抄的佛經,便知心性穩妥大度。”
“哎”太后突然悠悠嘆了一聲,淡笑道:“你只當哀家是護著她,所以才這麼說話,卻不知哀家只是替她擔心而已。這後宮裡頭,如今哀家唯一能信得過的,也就是你了。”
慕毓芫不便多加辯解,只道:“是,兒臣聆聽母后教誨。”
“你且放心,回頭哀家自然會囑咐她。”太后從袖中取出一方盒子,一臉莊肅的遞給安貴妃,自己慢慢的倚到團福軟枕上,平聲說道:“這是當初太皇太后留下的,可惜哀家卻沒能用上,辜負了她老人家的厚望。你的性子不似哀家這般剛強,懂得以柔克剛,想來對你將來必有用處,開啟看看就明白了。”
安貴妃帶著疑惑將盒子開啟,展開內中細長卷綢,不由倒抽一口涼氣,上面全是帶著官階的人名,既有京官,亦有外省大員,別的並沒有一個多餘的字。
想來當年太皇太后心思深刻、謀慮甚遠,所以才將這份法寶留給太后這孤兒寡母依靠,只可惜沒有派上任何用場,故人便已然逝去。
“當年,太祖皇帝駕崩,哀家只恨不得跟著他去了。”大約是年歲已久,太后的神情並不特別哀痛,緩緩說道:“世人都只說太祖皇帝對哀家只是表面上的情分,可在哀家心裡,卻始終視他為天,視他為最最重要的支柱。不管他曾經寵愛過誰,又有過多少的嬪妃,哀家還是痴心不改,從不怨念什麼。可是當時,太皇太后年事已高,絃歌又才剛剛登基,不免年輕氣盛,哀家怕他行差踏錯,又怕哀家走後,盛家沒有看依靠,如今想來,一切都是冤孽,唉,臨到要走的時候,才發這人世間竟有那麼多丟不下,放不開”
“母后,您在病中,就不要說這些了”明白太后這是在託孤之後,安貴妃便有些喘不過氣來,她並不想淌這趟渾水,不管今日盛太后叫她過來是想託付什麼,她都覺得自己不堪此重任。
逐緩緩跪到太后面前,哽咽道:“臣妾何德何能,居然能得母后如此信任,只是臣妾”。
她嘴裡翻來覆去的說著,卻說不出完整的話來,只是慢慢抿緊了娟秀的嘴唇,一任自己輕聲啜泣。
太后伸手攬住她,幽然嘆道:“好孩子,哀家知道你是個好的,心裡也一心想著皇上好,想著後宮安寧整齊,這些年你多是辛苦了,好了,快別哭了。”
“皇帝他,待你好麼?”太后問道。
573章 太后的後招3
第574章 太后的後招4
安貴妃在驚詫中抬起頭來,不知該回答好還是不好,而且橫亙在二人中間的是非太多,遠非簡單的一句話能夠說得清楚。其實,若以夫妻之情來論,她是有所保留的。
然作為君主,皇帝卻無疑是明君,這君臣與夫妻之間的情分都夾雜在一起,令她心中一片茫然迷亂,魂魄也好似遊走在回憶和現實之間,沉默良久方才點了點頭,輕聲道:“嗯,還好。”
“那就好。”太后微微笑了笑,又道:“皇帝近些年來雖然性子變得冷淡了些,但哀家卻也知道一些,那樣多疑不穩的脾性,只怕是讓你受委屈了。”
安貴妃哪裡敢就此應下,連忙搖頭,輕聲回道:“臣妾在宮裡很好,姐妹們也相處安寧,母后不必擔心。”
“說句後悔的話,若是當初太祖皇帝沒有傳位給絃歌,只怕我們母子如今的日子還要好些,再淒涼,也好過如今反目成仇”。
太后說道次數,終於忍不住流下淚來,顫聲道:“哀家知道,絃歌他多半是不會原諒哀家的了,他心裡怨恨哀家拆散了他和仙卉那丫頭,可是他卻不想想,這樣的感情,便是天下人也容不得啊”。
見太后哭的傷心哀切,安貴妃心裡也不好受,畢竟,於她來說,盛太后也算是難得的婆母,從前明裡暗裡護她不少,也甚少有拿她做伐子的時候。
想初初進宮的時候,皇后氣焰如何囂張,自己懷著茹兒的時候沒少吃她的暗虧,而皇帝卻甚少過問後宮之事,若不是得太后護著,只怕自己能不能平安生產都是兩說了。
懷著這些複雜的心理,安貴妃到底還是先軟了下來,她開口道:“母后不要如此傷懷,臣妾看皇上也是一時心氣不順,等過了這陣子想來也就無事了。”。
“心氣不順?他這不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