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這話直接愣住了,最後還是在林權澤的強烈要求下,這才把他的原話轉達給了林宥倫。
林宥倫一聽這話就笑了,只覺得這老頭執拗得有些可愛。
“我不知道林導演為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話?或者說你有什麼證據嗎?”
“韓國電影在採取配額制度情況下,香港電影依舊能夠佔據近三分之一的票房市場,林先生認為這是不是證據?”林權澤反問道。
“可我們沒有拿槍逼著韓國觀眾進入電影院啊?”
林宥倫一句話,讓林權澤頓時說不出話來。
“既然說到這個問題,我到有一個問題想要請教林導演,香港和韓國比起來,誰的本土電影市場更大、觀眾人數更多?”
“當然是我們韓國!”林權澤挺直了腰板。
“那我就奇怪了,香港電影市場規模比不上韓國,觀眾人數比不上韓國,而且香港都沒有韓國那樣的電影配額制度來專門保護本土電影發展,那為什麼香港電影卻能比韓國做得更出色呢?”(未完待續。)
第520章 不是敷衍【六更】
林權澤老臉憋得通紅,卻不知道該怎麼來回應林宥倫的問題。
“韓國電影人不是怪政斧對本土電影缺乏足夠的保護措施,就是怪其他地區的電影對韓國進行入侵,為什麼你們就不從自己身上想一想呢?如果大多數韓國電影人都和林導演你一樣的想法,那我倒是能夠明白,為什麼韓國電影這些年在海外電影獎項上一無所得了。”
林宥倫這話連削帶罵,直讓林權澤羞愧無比,只恨不得立刻就轉頭走掉,而不是繼續留在這裡被林宥倫嘲笑。
林權澤最終沒有走,因為他此行是帶著專門的目的而來,並不會因為林宥倫對韓國電影的一些尖銳的批評級作罷。
林權澤這次來找林宥倫,是因為他在電影節上觀看《哥斯拉》這部電影,觸動很大,他覺得曰本人可以在林宥倫的幫助下,拍出這樣的《哥斯拉》這樣的電影,韓國人同樣可以。
林權澤本來是想邀請林宥倫與韓國電影人合作拍一部這樣的電影,但林宥倫在見面之後,卻連讓他開口提出這個請求的機會都不給,匆匆就想要離開,林權澤覺得自己受到了對方蔑視,所以才口不擇言說出了那句質問。
沒有想到的是,這番質問最後卻成為了自取其辱,這個時候林宥倫倒是留下來了,可林權澤卻不知道該怎麼開口了。
林宥倫這邊,其實也不是很想把林權澤徹底得罪乾淨,畢竟這位在韓國影壇確實擁有不小的影響力,把他真的惹急了,搞不好這次回去,他就真召集一批人搞一個針對香港電影的“光頭運動”,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林導演,您對韓國電影事業現狀不滿和擔憂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我覺得你的想法出了一些問題,首先韓國電影人應該反省自身,當然外部環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香港電影起步比較早,而且在發展過程中沒有受到太多政斧的管制,自由發展這麼多年,取得領先韓國的一些成績我覺得並不奇怪,而韓國如果要追趕上香港電影的發展步伐,實際上也並不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關鍵是要找對正確的方法。”
林宥倫的這番話,終於讓林權澤的臉色看好了一些。
韓國政斧對電影的管制從70年代才開始寬鬆了一些,而同時代的香港已經贏得了東方好萊塢的美譽;而到了80年代,韓國藝術電影開始在世界各大電影節受到注目,國際電影評論家把這些作品稱作“韓國新電影”、“韓國新浪潮”,但是這時候的韓國電影在國內仍然沒有什麼票房,而完全商業化的香港電影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在亞洲各國搶佔市場,攻城略地。
“我必須得要承認,香港電影能夠這麼快速的發展,和外部市場的開啟有很大的關係,香港電影的發展,現在其實就像是在走鋼絲一樣,一旦外部市場出了問題,僅靠香港本土市場,根本維持不了眼前的繁榮。同樣的問題,等韓國電影發展到香港電影今天這一步,同樣也不可避免的要遇到,或者說韓國電影想要崛起,只依靠本國的市場和觀眾是不可能的,只有和香港電影一樣走向外部擴張的道路。”
林權澤嘴唇動了動,想要反駁林宥倫的觀點,但是認真一想,也覺得林宥倫說得確實有道理,韓國畢竟只是一個人口只有幾千萬的國家,和香港也不過是百步與五十步的區別,像《哥斯拉》這樣的電影,要是隻依靠韓國本土市場,就是所有觀眾都買票進場來看這部電影,也不可能收得回成本。
“去年在決定要拍攝《哥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