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部分

一句,見林宥倫堅持,這才半推半就的答應下了老婆的工作。

“錄影廳裡還有空著的房間,德叔你們兩口子只能先在這裡委屈一下了,等以後條件改善了,再給你們在外面租房。”

林宥倫三言兩語就把周炳德任經理的事情確定了下來,還將那臺周炳德打麻將贏來的電視機還給了他們夫婦,用意卻是在敲打周炳德,以後不要再賭博自誤。

——

“你說你走就走了,那破錄影廳有什麼好留戀的,居然還花50萬買下來?”王京用筷頭沾著茶水給林宥倫算了一筆帳,即便是各大院線肯將那些準備下檔的電影過檔到錄影廳繼續放映,最後能賺的錢也不會太多,收回成本更是要等到猴年馬月。

林宥倫的想法卻和王京截然相反,他意識到香港底層市民也有消費電影的強烈慾望,而香港電影也樂於表現底層市民的生活,再加上低票價的吸引力,應該會很有市場。他準備先拿自己手上的這家錄影廳做實驗,以後慢慢再收購其他同等規模檔次的錄影廳擴大規模,到最後要能完全覆蓋香港的低端消費群體。

王京對香港底層市民的消費能力並不看好,他來找林宥倫,還是因為邵氏最近有一些奇怪的動作,“我能明顯的感覺到,邵氏已經開始縮減電影產量,看來六叔真的如你去年所說,準備放棄電影專攻電視了。”

聚集原來的班底,又有林宥倫的劇本做保證,《寶貝智多星2》的拍攝速度讓嘉禾非常滿意,剪輯好的樣片才送到嘉禾,王京又馬不停蹄的帶著周星池和吳夢達為邵氏新片《賭聖》做準備。邵氏這次一反常態,大開綠燈,給了王京最大程度的支援,芳逸華還親自出面與王京商談電影的拍攝事宜,邵氏減產的訊息就是從她嘴裡漏出來的。

“現在盯著邵氏院線的可不止你一個人,洪勁寶、岑健勳的德寶公司今年被一個叫潘笛生的大老闆收購,據說這位潘老闆對邵氏院線也很感興趣,已經在和邵氏方面接觸,而且開價不低。”王京壓低聲音,告訴了林宥倫一個重磅訊息。

林宥倫對潘笛生這位香港赫赫有名的“名牌王”並不陌生,他做珠寶、手錶生意起家,是香港最先提出“名牌消費”概念的商人。中英關於香港問題展開談判期間,香港曾出現過一次“移民潮”,經濟出現了衰退的跡象,可潘笛生卻從三十年代世界經濟大蕭條,而電影事業卻大發展中得到啟示,他投資電影絕非心血來潮,而是看到電影是一種大眾化娛樂,就是經濟衰退,消費力下降時也不受影響。

林宥倫根本就沒想到,潘笛生投資電影還是受了他的啟發。

廣告植入的手法透過在《賭神》中成功運用,不僅引起了廣告界的高度關注,甚至美國、英國都有廣告學家將其編入自己的授課案例,評價都很高。出錢贊助影片拍攝的那位臺灣商人賣巧克力大賺特賺,這事便成為了商界的一樁趣聞,

潘笛生在一次聚會上聽友人說起了這件事,感覺很受啟發,他想透過電影中明星的衣著打扮,將自己公司所代理的世界名牌進行整合推廣,起到間接的廣告推銷作用。

這樣一舉兩得的生意,潘笛生自然捨得大筆花錢,他先是以一千五百萬港元請“冷麵笑匠”許貫文為公司拍了三部電影,又以高薪聘請多位著名的演員,使德寶公司實力大增。

此前,德寶製作的電影一直排在嘉禾院線上映,但經歷多次黃金檔期和場次被“正宗嘉禾出品”擠掉之後,潘笛生終於下決心要建立自己的院線業務。邵氏這邊剛有風聲放出,潘笛生便像鯊魚嗅到了血腥味一樣靠了過來。

王京還指望著林宥倫接下邵氏院線,以後他成立電影公司,就不會在院線上映時被人掐脖子。此時潘笛生橫插一槓,卻叫王京生出了濃濃的戒心,趕在第一時間就把訊息告訴了林宥倫。

【求收藏、推薦】

(不想做老二,所以繼續求三江票,感謝所有投票的朋友,辛苦你們啦!)

第83章 拖字訣

王京和邵氏的關係非比尋常,芳逸華甚至把邵毅夫的態度底限都告訴給了他。

“只租不賣,這就是六叔的底限。”

“說什麼重感情、戀舊的話都是扯蛋,說到底,邵六叔還是不死心啊。”林宥倫撇撇嘴,後世邵氏將院線租給德寶電影公司,隨後就宣佈停產,當時很多人都覺得邵氏的電影事業已經畫上了句號,可僅隔一年,邵氏就與邵毅夫掌控下的無線合作成立“大都會”,實際上就是邵氏借殼重生。

“大都會”一開始只是小打小鬧,等進入90年代,新藝城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