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部分

不成?”怒過之後,她已很快的鎮定下來。心中雖仍覺不快,但也總算不曾大發雷霆。

轉眼瞧見遠黛二人似懂非懂模樣,蕭呈嫻終究解釋道:“一年多前,永郡王百里律之母柳貴妃曾求皇上將我賜婚給他,當時皇上便笑了笑,道是要問一問皇后娘娘的意思。這事便沒成,卻沒料到她們母子到了如今竟還賊心不死!”

她心中恚怒,言語便不甚客氣。蕭呈燁在旁聽著“賊心不死”四字,卻還忍不住皺了下眉。不管如何,柳貴妃總是後宮僅次於皇后的妃子,而永郡王更是王爺之身,蕭呈嫻如此說她們,卻著實可算得“僭越”了:“呈嫻注意你的言辭!”他沉聲的開口道。

蕭呈嫻也知失口,輕哼一聲之後,並沒再繼續說下去。

瞭然點頭,遠黛倒也並不多說什麼,卻站起身來,走到小屋門口,往外覷了一眼。透過這扇巨型的落地大屏風的縫隙,她可以清楚的看到外頭的情景。

因著那一對繡球的緣故,蕭家燈棚無疑是所有未婚舉子心中的一個夢。遠黛這一眼看去,滿目所見,盡是頭戴儒巾,身著儒衫的年輕讀書人。他們或單人獨往,或三五成群,在每一盞彩燈面前蹙眉沉思,不時抬手撕下寫有燈謎的紅字條,信心滿滿的揮毫在反面寫下他們以為的謎底,而後遞與燈棚內的管事之人,再滿懷期待的等待著對方的期許。

更有幾名年輕舉子手指燈謎,大聲的議論著什麼。遠黛側耳聽去,卻只聽了滿耳的經書典故,其中更不乏迂腐之辭。微微搖了搖頭,遠黛不無失望的嘆了一聲,便重又回來坐下。

一邊的凌遠清看出她的心意,不覺微微一笑道:“今兒已是正月十四了。我大週會試,共為三場,分別是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這會子滿打滿算起來,也不過剩了二十五日。那真正專心苦讀、一意上進之人哪還有心思來這燈節。所以這燈節之中,繡球掛的雖招搖,卻難得成上一樁。九妹妹只管寬坐便是了!”

他這裡話音還不曾落,外頭卻忽然傳來幾下輕叩。

蕭呈燁聞聲,少不得站起身來,走了過去,叩門的卻是外頭燈棚的管事,匆匆向蕭呈燁一禮,他便忙忙開口道:“大爺,永郡王帶了幾個人往咱家燈棚來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六十六章 永郡王

那管事聲音說的雖不甚大,但也足夠屋內所有人都聽得清清楚楚。蕭呈嫻一聽這話,頓然柳眉一揚,立時便站了起身。蕭呈燁聞聲,忙回頭瞪她一眼,示意她不可胡鬧。而後才向那管事道:“我已知道了!你且出去,不可聲張,見著他時,只做不識得便是了!”

那管事答應一聲,便忙退了下去。

苦笑回頭,蕭呈燁深深看一眼遠黛,而後卻向蕭呈嫻道:“你先坐下!他若不點名找我說話,我們便只裝作糊塗。即便他將所有燈謎盡數猜出,只要我們不點頭,他又能奈我蕭家何?”

平京舊例,凡京中官員、貴胄之家,家有未嫁之女者,逢燈節起燈棚者,都應在棚外掛上繡球。但這卻並不是說,有人若能猜對所有燈謎,便一定可以抱得美人歸。

因此蕭呈燁說起這話時候,卻是語調從容,神色平靜。

無奈坐下,蕭呈嫻不快道:“這點我明白,那百里律想來也不會不知。我只是想不通,既是如此,那他做這些事,卻又是為了什麼呢?”說到最後,已忍不住移目去看遠黛。

沉吟的微微抬眸,遠黛忽而問道:“然則他若能猜對所有燈謎,你們總不能全無表示吧?”

蕭呈嫻想了一想後,道:“這事我記得從前倒也曾經有過!不過卻是多年以前的故事了。聽說猜謎那人才學雖是不錯,但生得甚是醜陋,從前更有過一房妻室。雖因病去了,卻還留了一雙稚齡兒女給他。主家那女兒聽了,怎麼都不肯嫁。主家無奈,只得同他結了乾親。厚贈銀兩,又為他另娶了一房妻室,這才算完!”蕭呈嫻說著。卻忽然“噗哧”一聲笑了出來道:“若永郡王願意,其實我倒不反對循例而為的!”言下卻不無譏嘲之意。

蕭呈燁在一邊聽得好一陣無奈,不免狠狠瞪了她一眼。

遠黛卻沒有笑,只平靜道:“他若當真猜對所有燈謎,再在眾多舉子百姓面前陳述他對姐姐的一番情意,卻不知又會如何?”

蕭呈嫻初時猶不在意,但她對遠黛素來甚為信服。循了她的話細細想了一刻後,卻是不由陡然一驚。事實上,這事若換了旁人,她倒是不怕,然而如今來的人。卻是身為永郡王的百里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