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1部分

以上就是趙慎三同學逃婚的整個心路歷程,相信大家都會看明白了為什麼歷經共患難,他依舊會對鄭焰紅誤會(真的是誤會嗎?然後心灰意冷離開了那個他已經闖的頭破血流的環境了。這就是一個熱血青年無法戰勝自卑的可悲了。

平心而論,鄭焰紅能不愛他嗎?答案自然是愛,而且是非常愛。那麼他不瞭解鄭焰紅嗎?當然是瞭解的。可為什麼還會發生這般讓人痛心疾首的誤會呢?自然就是本性的差異造成的悲劇了,本性這東西是與生俱來的,更加是後天成長環境所塑造的,對於這一深奧問題,以後了悟大師還會專門召開研討會,到時候希望大家踴躍參會,會後相信大家就會明白了。

總之,趙慎三打了一輛車逃離了婚禮,心裡是一片死灰,前三十多年的奮鬥意義盡數化為灰燼,那麼就算不結婚了還能到哪裡去?繼續做縣委書記馬?繼續跟林茂人鬥嗎?苦熬著有朝一日能夠超越他們,讓他們刮目相看嗎?不!沒意義了!這個女人是他趙慎三在他並不喜歡的官場上拼命拼搏的唯一信念,現在連她都給了他一個狠狠地耳光,為了她繼續當傻小子,豈不是有些可笑了?

回家嗎?現在父母已經被他安置了舒服的房子,孩子也有人照看,沒了他也一樣度日,他留在家裡的財產已經足夠家人豐衣足食一輩子了。那麼,就沒必要回去讓人能夠找到了,對於那些人,他已經沒有絲毫的情緒再去周旋了。

回桐縣?雖然那個縣委書記的位置是他趙慎三憑藉自身的能力一步步拿到的,可是在這些俗人的眼中,還不是藉助了鄭焰紅跟她背後顯赫的家族勢力才拿到的?既然摻雜了太多的雜質,要了還有什麼意思?還是棄了吧!

公司嗎?那些資產裡面,就沒有鄭焰紅的影子了嗎?更何況還有京城首長的影響力,就算攀上這個京城的關係是他趙慎三的榮耀,但在京城那個家庭裡,他趙慎三的身份依舊是人家的“孫女婿”啊,現下你都不要人家孫女了,還跟人家有毛的關係?

走?走到哪裡去?

一時間,趙慎三居然茫然了!因為他發現,茫茫人海,居然沒有他趙慎三能去的歸宿!

正在趙慎三黯然落淚的時候,這個計程車的司機也許是個佛教信徒,居然在車上播放了一首佛樂“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趙慎三跟了悟大師成了方外之友之後,經常研習一些佛經,自然聽得出來這是“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聽了這句經文之後,趙慎三慘然一笑,覺得此時此刻的他,豈不正是到了“五蘊皆空”的時候了?那麼也只有佛門淨地才能讓他度過一切苦厄了。心念一動,就讓司機送他去了車站,乘坐上去雲都的公共汽車到了雲都,再乘計程車到了雲山寺,並沒有從喧鬧的前門進去,而是繞道後山直接從後門進去找到了了悟大師,撲倒在大師懷裡痛哭失聲,哭罷之後堅決要求落髮剃度,給大師做關門弟子。

了悟大師以佛門高僧的慈悲心懷接納了他,看他已經被紅塵傷得如此可憐,倒也沒有勸說他看破一切回到塵世中去,卻也並不贊成他要出家的念頭,而是不置可否的任由他穿上僧袍隨自己修行,但卻以沒到良辰吉日為由沒有替他落髮。

第五卷 宦海商海兩沉浮 201回 大和尚趙慎三

201回 大和尚趙慎三至此,趙慎三就完成了從一個官員到一個和尚的不完全蛻變,隱姓埋名的留在雲山寺,成為了一位叫做“虛空”的修行者。這兩個字是他自己取的。了悟大師只是笑了笑就答應了,因為真正悟透了佛義的大師甚至覺得連他自己那兩個字“了悟”都很是多餘,朝聞道夕死可矣,他一個悟透了一切的人就算沒有名字又算什麼問題?所以只要趙慎三覺得這個名字好就用好了,反正叫了“虛空”他也未必真能做到視一切為虛空。如果這兩個字能暫時安慰他那顆受了傷的心靈,又何嘗不可呢?

當然,對趙慎三身份的定位也很不準確,在他的心目中,他已經是一個看破紅塵心如死灰貨真價實絕無更改的僧人了。而在大師或者是別的僧人眼裡,他卻始終是屬於俗世中的一個親佛者,充其量也就是一個居士罷了。於是,揹著他,僧人們都叫他“虛空居士”果如大師所料,佛門的晨鐘暮鼓並沒有徹底洗去趙慎三心頭蒙著的厚厚屈辱,他始終都無法真正做到“虛空”故而在唸佛的間隙,他依舊會被各種情緒所折磨,在這個時候,他就會走到後山上,面對著天際,面對著面前的大地默默地凝視,默默地消散心頭的鬱悶。

了悟大師不虧已經悟透了大道,他明白趙慎三始終不是佛門中人,就算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