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瘋狂’電影紛紛出爐,《倔強的蘿蔔》《夜店》等相近題材的小成本喜劇更是多如牛毛,但除了陳東的《瘋狂的石頭》取得不錯的票房外,其他電影的票房大多均告慘敗。
按照《泰囧》這個模式拍電影的確很簡單,但有多少電影能複製該片的成功呢?
結果沒出來之前。小編不用置評!不過,小編在這裡插一句。跟風有危險,跟風需謹慎!”
…一週刊娛樂評!
《泰囧》在媒體、網友、影評人一片好評聲中,票房如井噴一樣爆發出來。
首映日,《泰囧》的排片量就超過34。59%,放映7925場。
目前,內地已經穩居世界電影市場第2位,電影銀幕數量達到2萬張了,排片量34。59%,這意味著一家影院每天把34。59%的場次都給了該片,這種情況在國產片的身上並不多見,《泰囧》的排片亨受到了優秀引進片的待遇。
各院線為了保證賀歲檔總盤子,都不遺餘力的宣傳,各團購網站上低價促銷,一期幾萬幾十萬的團購數量。
媒體的讚譽,影迷的好評如潮,影評人對《泰囧》滿滿的點贊,以及各院線不遺餘力的宣傳,還有團購網站上低價促銷,,這些因素讓《泰囧》更加火爆。
次日,《泰囧》的排片量超過40%。
週五,也就是《泰囧》上映第四天的排片量比例已經突破50%。而且毫無下降趨勢,截至19日,《泰囧》已經連續5天佔領了各大院線一半以上的排片量。
一部中小成本電影能夠得到這樣的待遇,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不過,仔細想來,也並不覺得奇怪,這完全是市場的選擇。
影院在排片時有一個硬性的參考標準,那就是上座率,院線只認上座率,也就是觀眾決定放映場次。
曾經一名影院經理笑言道:“同樣是放一場電影,一個片子有200人看,另一個只有50人,你放哪個?”
答案很簡單,當然是放200人看的片子。
與《泰囧》爭奪賀歲檔的三部大片,《奇幻之旅》有觀賞價值和深度,影迷好評如潮,但上映已超過三週。
《一九四一》過於沉重,並不適合想找‘樂子’的觀眾,受到一定程度的牴觸。
《王者之劍》差評滿天飛,水軍新聞和失敗公關也讓此片迅速離開觀眾選擇視野外。
最後,只剩下《泰囧》了。
而且,《泰囧》主打輕鬆、搞笑,這類喜劇題材迎合了賀歲檔市場的要求。
要知道,賀歲檔本來是喜劇片的天下,觀眾也優先選擇喜劇。
然而,最近兩年賀歲檔,國產好喜劇片稀缺,去年賀歲檔的兩大主力《金陵》和《龍門》都與喜劇不沾邊,賀歲檔喜劇嚴重缺失的局面持續到了今年,前期上映的《奇幻之旅》,〈一九四一〉,〈王者之劍〉,三部大片,其中《奇幻之旅》算是一部冒險片,《一九四一》,《王者之劍》都比較悲情。
近期上映的《血夜》《密字十三》也一點不輕鬆。
《泰囧》成為了賀歲檔唯一的純喜劇劇搞笑片,當然,受到了觀眾的親睞。
與排片量成正比的就是票房,《泰囧》首日票房3900W,次日3600W,三天過億,首周5天過3億,其中週六單日票房超過9000W,距離過億僅有一步之遙。
第202節 飆升的票房!
經過5天的縕量、發酵,再經過媒體的宣傳,影迷的‘好評’宣傳,培養了大量的潛在影迷。
這些‘潛在影迷’想買票走進電影院去看一下大家所說的‘爆笑’‘笑得肚子疼’‘笑得嘴歪了’的電影,但因為,工作、學習等一些原因沒時間去看。
週日了,上班族放假了,學生黨放假了,,這批潛在影迷一下釋放出來,迎來了一個觀影爆發期。
在週日這天,《泰囧》排片量達到54。27%,也就意味著一家影院在週日這一天把一半以上的場次都給了《泰囧》。在以前,排片量超過50%以上,這種的待遇只有一些好萊塢引進的極優秀影片才能亨受到的待遇,很少有國產片能夠亨受到這種待遇。
與《泰囧》排片量形成正比是《泰囧》的票房。
16日,也就是週日那一天,《泰囧》的票房破了1億,達到1。12億。
這個票房一經公佈出來,頓時震驚了整個影視圈。
《泰囧》不‘囧’,4100W的製作成本,對於通脹率一年飆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