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廣大讀者對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文化的興趣,在讀史的過程中瞻仰先賢們的風采,領悟先賢們的道理,對青少年有積極的意義。”
“《明朝的那些事兒》不似史書那些沉重、枯燥無味,讀過《明朝的那些事兒》的讀者都覺得讀來有趣,引人發笑,將明朝300多年寫成一個活生生的生活故事,正是這幾點,才會吸引讀者閱讀,在閱讀中長知識,知典故,明事理。”
。
在報紙上、在網路上因為一本書引發了一場激烈的論戰,在陳東看來,道理就是用來辯的,越辯越清楚,並不是你是一個專家你說的話就一定有道理,別人都要聽你。
只要不是因為這場波及到報紙、網路的激烈論戰引起國家文化部的干預,這是一件好事,這是對《明朝的那些事兒》變相的宣傳,隨著兩方在報紙、網路論戰的升級,越來越多的人都知道有這麼一本書,人人都有好奇心,對於以風趣幽默的筆法寫的書,以前沒有過,很好奇,真的如所說的那樣有趣,引人發笑嗎?於是紛紛走進書店,掏錢購買了《明朝的那些事兒》。
陳東知道在原時空,《明朝那些事兒》被由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燕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燕京語言大學、中國教育報、商務印書館聯合釋出的《中學生閱讀行動指南》倡導“為中國而讀”的主體《推薦書目》作為歷史類書籍推薦。
從這點可以說明國家對《明朝的那些事兒》持的一種肯定的態度。
陳東關掉網頁,撥打了杜文海的電話。
“杜總編,我剛在百/度搜了一下,因張良宇在報紙上批判《明朝的那些事兒》引發在報紙上、網路的論戰,這是一件好事,相當於對《明朝的那些事兒》變相宣傳,不會是你們長江出版社推動的嗎?”
電話一邊,杜文海呵呵笑了笑,“不是,我哪知道那個張良宇從那裡冒出來的,不過我們還是要感謝張良宇,對《明朝的那些事兒》銷量能夠突破40萬冊,這人功不可沒。”
陳東不去管什麼這些,反正宣傳的事歸長江出版社,為了賺錢,長江出版社肯定玩命的宣傳,由張良宇引起的激烈論戰,效果比做幾個廣告強多了,還免費的,杜文海那邊肯定樂得找不到北了。
陳對杜文海問道,“杜總編剛才打電話給我有什麼事嗎?”
杜文海說道,“《明朝的那些事兒》賣得很火爆,乘熱打鐵,我們出版社打算舉辦一場小說簽名售書活動,想請你配合參加這個活動,此外還有一場記者招待會。”
“行,什麼時候,地點。”陳東答應了下來。
15/100的趣高稿費分成不是白拿的,籤合同的時候就已經規定陳東有義務配合出版社的宣傳,陳東也樂意去參加這個簽名售書活動,即能打響陳東在圖書出版界的名氣,之前他在圖書出版界沒什麼名氣,就算杜文海再看好這本書,分成也只能拿到7/100,後來,《明朝的那些事兒》第一部在沒有宣傳的情況下,3天大賣了1W本,這才在第二次談判的時候,《明朝的那些事兒》第二部到第七部的稿費分成加到15/100。
而且書賣得多,他也拿得多,一本書售價30元,第一部他拿7/100就是2塊1。
“明天早上8點,定海市博文書店。”
“行,明天我會準時到達的。”
接下來陳東跟杜文海閒聊了幾句,就掛了電話。
第二天,陳東起了一大早,搭了輛計程車來到博文書店,看了下時間,7點20分,此時已經有很多讀者手裡拿著一本書等候在博文書店門前的廣場上。
博文書店門口,掛著一條巨大的橫幅,橫幅上寫著‘慶賀《明朝的那些事兒》一個月銷售突破42萬冊,特
邀請小說作者騎都尉光臨現場為讀者簽名售書。’
---
看得還可以的書友請收藏個,有推薦票的投給本書,在此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援。
第四十九節 《明朝》籤售會(求收推)
感謝媽媽他又吻我打賞588起/點幣,感謝玄冰大帝打賞588起/點幣,感謝金儒打賞100起/點幣,非常感謝。
--
博文書店門口,十幾個大氣球懸掛在高空,彩旗飄飄,各界人士送的花藍已經堆滿了博文書店門口。
站在博文書店,陳東向杜文海撥打了一個電話。
“喂,杜總編,我到了,在博文書店門口。”
“好,你等會,我馬上來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