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瞥邵一夫,提醒邵一夫,說:“六叔,我還有條件。”
邵一夫一聽王賁的話,氣得直哆嗦:“你還有條件!”
“我還要兩成的票房作為導演分成!”王賁嘴裡輕輕吐出這句話。
邵一夫心想:你是要幹什麼?我只要出錢,其他就沒我什麼事了!邵氏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事情,就是李漢祥,張徹都沒有這樣的待遇!你一個從來沒有拍過電影的年輕人,就敢獅子大開口!
邵一夫幾乎是氣得一佛出世二佛昇天,一拍桌子,站起來想要拂袖而去。
王賁端起有些涼了的茶水,優雅地喝了一口,風輕雲淡地說了一句話。這句話讓暴怒的邵一夫迅速的平靜下來。
王賁說:“想一想李曉龍!”
邵一夫瞬間想到了李曉龍。當初李曉龍也是提出很多條件,自己沒有答應,現在卻便宜了嘉禾,使得苟延殘喘地嘉禾得以生存壯大。
現在自己再拒絕王賁,會不會是拒絕另一個李曉龍呢?邵一夫不想再錯過李曉龍這樣的人才了。而且王賁在香港的表現,並不比李曉龍差。
我若是不答應,會不會在把他也推到嘉禾那邊?不是會不會,是一定了。我差點忘記王賁在嘉禾還有投資了一部《精武門》。
那王賁會不會是嘉禾派來的臥底?也不可能!我是臨時起意找他的。
邵一夫心裡轉著千百個念頭,他看看坐在一旁自在瀟灑地王賁,心裡有了決定。
罷了!邵氏家大業大,經得起這點小折騰,就搏一把!
“好!王先生我同意你的要求,但是我要先看看劇本。”邵一夫下定決心,對王賁說道。
“好!我儘快把劇本給你。”王賁看邵一夫同意了,心裡也是高興,他痛快地答道。
他又想到剛剛邵一夫提到的《尋秦記》,就有說道:“六叔,那《尋秦記》無線還要嗎?”
經王賁一提,邵一夫才想起,自己原是藉著談《尋秦記》這個由頭來間王賁的。現在談好了電影,《尋秦記》卻忘記了。
《尋秦記》這本小說非常適合改編成電視劇。而且小說火熱連載,在香港有了大票的書迷,如果改編成電視劇,一定可以獲得非常好的收視率的。邵一夫的這點眼光還是有的。
“要,為什麼不要!你想要多少錢?”邵一夫問道。
“六叔,你看著給!”王賁對於《尋秦記》劇本的價格已經不在意了。
“那就按tvb的劇本最高價給!”邵一夫也犯不著為這點小錢和王賁廢話,直接說了個最高價。
“五萬港幣!”
“成交!”
第三十章 趙亞芝與半斤八兩
在接到邵一夫的電話的時候,王賁已經猜到了他的目的。現在李曉龍和嘉禾咄咄逼人,而且是勢不可擋。邵氏眼看是找不出對抗的手段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李曉龍和嘉禾在香港電影圈裡肆虐。這時候給邵一夫一個希望,他會忍不住接受的。
所以王賁就想到了這個機會,這個可以自己拍片的機會。果然邵一夫答應了。
至於拍那部電影,王賁早就想好了。
七十年代初期香港是李曉龍一家獨大,李曉龍像是一條巨龍在香港電影界肆虐,接連坐莊兩年。第三年邵氏找到了剋制李曉龍的方法。《七十二家房客》的上映,以極大的票房優勢打敗李曉龍的《龍爭虎鬥》。《七十二家房客》在1973年的票房是562萬港幣,而《龍爭虎鬥》只有330萬,兩者差距竟有230多萬之多。
李曉龍的電影實在太單調了,翻來覆去就是靠李曉龍那幾招功夫而且電影沒什麼劇情。時間一久,觀眾的新鮮感消失,票房也就沒有保障了。若是73年李曉龍不死的話,他在香港的電影界也是風光不久。李曉龍要麼轉變風格,要麼只能黯然隱退。
而《七十二家房客》為代表的一批關心反應小市民生活,諷刺詼諧幽默的喜劇電影正在興起。
王賁要拍的也就是這個階段的代表人物,有“冷麵笑匠”之稱的許官的電影《半斤八兩》。這部電影由許官、許官傑、趙亞芝主演,票房是853萬,是那一年的票房冠軍。趙亞芝也是主演?沒錯!當年趙亞芝因主演了《半斤八兩》而被稱為“700萬女星”、國際紅星。
王賁這些曰子冷落了趙亞芝,很想補償她,所以就仔細選了一部電影,正好可以一舉好幾得。至於鍾甄,她現在正忙著學習,想要考大學,圓自己當年的大學夢,沒有興趣演電影。王賁也就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