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王賁有些疑惑,難道在香港註冊一家公司就這麼方便?要知道當初在大陸,王賁想要在小區裡開一家小超市,都得把政斧的各個部門跑一遍,天天和那些公僕扯皮,這一遍還不一定能把事情辦完。

王賁不信地問:“伯父,難道就不需要什麼公司地址什麼的?”

趙父瞪了他一眼,反問道:“你有嗎?記住所有手續費用加起來差不多是一千港幣。”

王賁一縮脖子,不再說話。

趙父看看時間,快要到上班時間了。他站起來,拿著桌子上的禮物就要走。

王賁趕緊攔住他說道:“伯父,你不吃點東西再走?”

趙父頭也不回地說:“吃過了!”

第四十二章看樣片

咚咚咚!

邵一夫聽到敲門聲,頭也沒抬地喊了一聲:“進來吧,怡華。”

他知道能在這個時候找他的只有方怡華,所以他就沒有客氣。

邵一夫放下手裡的鋼筆,把處理好的件整理一下,放在一邊,看著走到身邊的方怡華說道:“怡華,有什麼事情嗎?”

方怡華沒有答話,她去倒了一杯茶,然後端過來遞給邵一夫。邵一夫接過茶杯,輕輕抿了一口,感到很貼心。

當初邵一夫從新加坡來香港接管邵氏公司,身邊唯一帶來的人就是方怡華。妻子兒女和邵一夫的感情不是那麼融洽,都留在了新加坡。只有方怡華以他的妾室的名義在香港這個自由開放地城市裡,頂著別人的嘲諷議論,一直在他身邊陪著他,幫著他。

想到這些,邵一夫心裡急有些內疚。他拍拍方怡華的手,深情地看著方怡華。

方怡華被邵一夫看得臉色羞紅起來。她今年已經快四十了,可是在邵一夫的面前卻好似十八歲的姑娘那樣羞澀。看著邵一夫溫柔地眼神,方怡華有些受不了了。她趕緊把來的目的告訴邵一夫。

“六叔,《半斤八兩》已經剪輯製作完成了。你要不要看看樣片?”

邵一夫一聽到電影的事情,馬上收起了柔情,變得嚴肅起來。

“哦,已經完成後期了?怎麼這麼快!”邵一夫忍不住驚訝道。

要知道現在的剪輯是很浪費時間的,剪輯師從大量的樣片挑選需要的鏡頭和膠片,用剪刀將膠片剪開,再用膠條或膠水把它們粘在一起,然後在剪輯臺上觀看剪輯的效果。這個剪開、粘上的過程要不斷地重複,直到最終得到想要的效果。這樣的工作效率是很低的。

剪輯的同時還要選主題曲和插曲之類的,要是有現成的符合電影風格的歌曲還好,沒有的話,只能做新的主題曲插曲。這個也是需要時間的。

這一切都做完之後,還得配音,加上對白、旁白以及各種音效。

整個後期製作下來,需要的時間可不是一天兩天。

方怡華向他解釋道:“這主要是王賁的功勞啊!”

邵一夫更是驚訝,怎麼會牽扯到王賁?他又沒有參與到後期製作!

邵一夫眉頭皺起,銳利的眼神變得疑惑起來。他不禁問道:“這裡面有他什麼事嗎?”

方怡華笑著對他解釋道:“王賁的導演能力非常不錯,基本上沒有什麼無效的鏡頭,拍出的底片都能用的上。而且他的劇本寫得非常詳細,剪輯師看著劇本把底片重新排列了一遍就完事了。這樣剪輯時間就大大減少。至於主題曲方面,他更是寫出兩首很不錯的曲子,直接省掉了創作時間。就因為這樣,後期製作完成的很快。”

邵一夫聽著方怡華的話,眉頭好事沒有解開,而且皺得更緊了。他和方怡華看的方向不一樣。方怡華看到的只是這一部電影,而邵一夫看得卻是王賁這個人。這麼有能力的人,卻不願意加入邵氏,實在是可惜啊!

邵一夫對王賁的評價更高了。

王賁一早就接到邵一夫的電話,告訴他電影后期製作已經完成,邀請他一起看看樣片。王賁接到電話以後高興的手舞足蹈,馬上穿好衣服飛奔下樓,打車去邵氏影城。清水灣道與深水埗相隔不到五公里,王賁從接到電話,再到到達邵氏影城總共沒用十五分鐘。

邵一夫沒有和王賁客套,直接帶著他去了一間小放映室。

這裡是邵一夫平常看電影的地方,平常沒有公務要處理的時候,他就會來這裡看電影。有人說,邵逸夫是世界上拍電影最多的國人,也是世界上看電影最多的國人。他每天都要看幾個小時的電影,每年要看六七百部影片,最高紀錄一天看9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