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5部分

演的牆角,為自己賺錢,因為那樣投入和產出比例不太好掌握。

畢竟夢工廠比較偏門,單單挖一兩個人,或者幾個人,完全沒有太多的意義,除了在小眾的電影市場上挖下一小塊肉來,別的什麼目的都達不到。但小眾電影的市場本就不大,再從這裡面挖肉,那就是蚊子腿,對於大佬來說,賺的錢還沒有投資的高。所以那些人更加傾向於把夢工廠整個的挖過來,而不是僅僅挖一些邊邊角角。

關於挖人的事情,李明豹在香港都得到過訊息,但是真正動手的公司,不算多,到現在被挖走的導演,也就小貓兩三隻,真正的臺柱克雷文,卻沒有一點動搖。倒不是他對夢工廠有多大的忠誠度,實在是因為其他的人給的價錢不夠。

在夢工廠他是臺柱,那是因為現在夢工廠主要經營方向是在恐怖片這邊,但那些挖角的公司,可就未必會給他這樣的待遇了。再加上夢工廠在恐怖片市場上,有了自己的知名度,去別的地方,這樣的知名度就沒有了,想要再創造出新的路來,對於他來說,很困難,還不如就在夢工廠裡面,那樣還能夠得到更大的發揮。

聽到江之強一條一條的給自己講解現在夢工廠的情況,李明豹嘆息的說到:“唉,夢工廠現在的發展規模,已經超出了我的想象。如果之前夢工廠僅僅是我們一個撈錢的地方,但現在已經有了這麼好的招牌,丟棄掉了,實在是可惜。

好萊塢這邊,也不是什麼時候都有這樣的機會。我們夢工廠能夠打入好萊塢的市場,其實就是靠的走偏門。但如果放下夢工廠,我們以後再想弄出這麼一個公司來,就未必能夠發展到現在的模樣。好萊塢這邊的便宜,可不是那麼好佔的。

所以我覺得就算是要抽調資金,也不能一下子就抽調那麼多。因為夢工廠自己,其實也需要大力發展的,只有形成規模了,達到瓶頸,才不會需要資金餵養。但現在夢工廠正處於成長期,我們要是把養分給抽出來了,那夢工廠的生長,就會遇到很大的麻煩,說不定就有後起之秀,把我們給頂下去,那樣夢工廠的地位,就會受到動搖,連帶著這個品牌的價值,都會縮水。

所以我認為夢工廠這邊就算要抽調資金,也不能把資金全都給抽調。香港那邊現在暫時還能過得去,資金的問題,其實可以放一放的,先把夢工廠發展起來,對香港那邊實行有限的輸血,才能讓兩方面都不受到影響。”

“但是香港那邊才是我們的根本啊,好萊塢這邊,一不小心或許就會出現問題,那損失可就大了。如果像老闆你說的那樣,夢工廠這邊也需要發展,那就相當於這邊的空殼也成為了實體啊。”雖然江之強是夢工廠的總經理,而夢工廠也是他一點一滴的弄起來的,但要說到感情,香港那邊才是他真正熱愛的。

那麼努力的弄夢工廠,不過是為了對香港大規模的輸血。雖然到現在江之強已經有些捨不得這個招牌了,但他還是知道大局為重,所以夢工廠的定位,就一直是輸血公司,自身的發展,其實不算太重要。要不然,以現在夢工廠的資金,真正的規模,也不會像現在這樣,華爾街的評估,也不會才僅僅三個億美元。

美國這地方,從來都不缺乏暴富,尤其是電影行業。再加上夢工廠成立之初,就抱上了二十世紀福克斯的大腿,在很大程度上,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給夢工廠很大的保護。所以夢工廠現在受到外部的威脅,其實並不算很大。

外部沒有威脅,內部又十分賺錢,像這樣的公司要膨脹起來,會很誇張。但之前一直謹守輸血這個大計劃,所以就算是夢工廠發展,那也是在逼不得已才會做出投資,就好像錄影這個市場,要不是這個市場十分的賺錢,甚至到現在差不多成為了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之前江之強也不會連續的擴大錄影公司的規模,但即便是這樣,公司的錄影帶還有很多在做外包。

“實體就實體。此一時,彼一時。以前我們僅僅想要在這邊小打小鬧的撈錢,那自然夢工廠這塊招牌就不重要。但問題是現在我們錯估了夢工廠的價值,現在自然要做出正確的選擇。

既然夢工廠可以在美國賺更多的錢,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限制他的發展?要知道,現在我們往夢工廠裡面每投入一美元,至少會有五美元的實際收益,這樣百分之五百的回報率,又何必計較公司到底在美國還是香港?

我之前就在考慮這個問題,我們現在把錢投入到香港那邊去,一美元的產出或許回報還不到一美元。但如果在美國這邊投資,一美元能得到五美元的回報。那我們何必在香港辛辛苦苦的賺錢,而不是真正的把好萊塢這邊的產業,當成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