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0部分

寥十萬字,李生卻寫得那麼透徹。就好像李生親眼所見一樣,這樣的書,我評價不了。

但為什麼李生寫的這些內容裡面,卻沒有佛教?要知道,佛教在華夏神話體系當中,可是佔據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東南亞一代,佛教是很盛行的,沒有佛教,又怎麼能說是神話體系完全了呢?”

金庸是個佛教徒,所以對於佛教也是有自己的偏愛,但是整篇小說看下來,金庸卻沒有發現一點佛教的影子,這就讓金庸覺得奇怪了,所以看完書就忍不住提了出來。

“我不是說這部書到現在才寫到第一部麼?而第一部的時候,別說佛教了,就算是道教,不也沒有麼?聖人不出,哪裡能出現教派?”李明豹笑著回答到。

聽到李明豹這樣說,金庸想了一下才猜測到:“這麼說來,李生你這部洪荒裡面,只有出現了聖人,才能出現教派?聖人的意思,就是有教化才能成為聖人?”

聽到金庸這麼說,李明豹也是十分佩服,要知道聖人這個概念,真正把他實際化,而不是一個空洞的名詞,就是因為寫明瞭聖人需要教化別人,才能成為聖人,要不然,聖人也是凡人。

而李明豹還沒有說出這樣的概念,金庸卻能敏銳的察覺到這個問題,說明金庸的腦子,並不一般。要知道最開始的時候,李明豹給金庸介紹洪荒,也就僅僅說是要把華夏的神話體系整理一下,然後就立馬給金庸龍漢初劫的稿子,後面的話壓根就沒有說,而金庸卻能夠在李明豹的字裡行間當中猜出一些事實,真的很恐怖,要不是李明豹有著大量的知識記憶,對上金庸這樣的大拿,真就不夠看。

既然已經透劇了,李明豹就不介意多透露一些,反正等下他還是要說的,倒不如先把聖人這個概念給徹底的落實:“要說到聖人這個概念,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鴻鈞道祖。這開天之後第一個聖人,其實就是他。而後面的聖人,大部分都是鴻鈞的徒弟,就像佛教的始祖接引、準提,道教的始祖,三清,造人始祖女媧娘娘。這些人,要不是聽鴻鈞講道,他們不可能那麼快就成聖。而鴻鈞成聖的宏願,就是教化。後面這些人成聖,也都是透過教化。

所以在洪荒裡面,成聖的先決條件,就是需要教化,沒有教化之功,就算你有成聖的機緣,也不可能成聖。所以聖人地位崇高,所謂量劫之下,除了聖人,皆為螻蟻,就是說就算是無量量劫,也損傷不到聖人。”

聽到李明豹的解釋,金庸的眉頭就皺了起來,作為一個傳統的佛教徒,聽到佛教的始祖被李明豹說成是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就很不高興。

於是開始反駁起來:“要說接引道人的來歷,我也知道一些,接引稱之為道人,還不如稱之為是佛主,他就是阿彌陀佛,這要說是佛教的始祖,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準提道人的來歷,除了在封神演義當中出現過,其他的傳記神話,對他的描寫都不太多,李生你為什麼就認為準提道人也是佛教的始祖,這就有些說不通了。”

信仰問題,一向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關於信仰當中的人物,更是不容有人詆譭。尤其是像金庸這樣的佛教徒,在關係到佛教始祖這樣嚴肅的問題上,他肯定是要和李明豹辯論明白的。

在後世,洪荒這個體系沒有被絕大多數人認同的原因有很多,一個是傳統文學不容忍,而佛教徒不接受,其實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而佛教徒不接受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對準提道人的身份上不認同。畢竟這位大佬,在任何傳說當中的出場機率都不高,貿貿然就抬到了這個位子上面,誰都不會接受。

但李明豹現在既然就弄出了洪荒這本書,自然要把這個話說圓了,要是連金庸一個人都說服不了,又怎麼能說服其他的人呢?

所以金庸一開口,李明豹就笑著說到:“要說到準提道人,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需要提一下,不知道金庸先生對於菩提老祖這個人物,有沒有了解?”

“你是說西遊記裡面孫悟空的師傅菩提老祖?”金庸不知道李明豹怎麼又把西遊記給扯出來了,於是皺著眉頭問道。

“對,我說的就是這麼一個人物。在西遊記裡面,菩提老祖這個人物出現得很突兀,沒有來歷,也沒有去路。但他的所作所為,卻是在為西遊佈局,這點上金庸先生應該沒有什麼疑問吧?”李明豹說到。

“這點不錯,要是沒有菩提老祖這麼一個人物,孫悟空也不可能學得到那麼多的本事,自然也就不能成為西遊的護法者,而西遊也就施展不開。”金庸點頭承認。

“西遊對於佛教是有大好處的,也就只有這樣,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