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1部分

神話裡面的人物很瞭解的專家教授們,來一起討論關於神話人物的出處。

畢竟單單靠我一個人就把這麼龐大的體系給弄出來,也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查先生也知道我的主業並不是在小說上面,雖然我有很好的創意,但是在這樣一部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小說上面,我卻不認為我能夠堅持得下去。萬一什麼時候我又開始忙了,那這本書後面的內容,就不知道還需要寫多少時間。

雖然對於我自己來說,時間早晚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是對於這本書來說,我覺得越早讓他出來面世,就越能夠起到更多的效果。華夏的神話體系,也到了一個該整理的時候了,以前根本就沒有人想過這方面的問題,而現在既然我想出來了,那就不能怠慢。

不能讓西方那些神話體系傳播的時候,我們華夏的神話體系還是一團混亂,這對於後輩的教育上來,是一種極大的缺失。神話也是我們華夏的傳承文化的一種,又怎麼能不讓他完美起來呢?其他的東西都有人能想到要整理,但偏偏神話的地位卻非常尷尬,這本就很不正常。所以這個事情,我覺得靠我一個人不行,最好是能夠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編撰工作當中。”

聽到李明豹這話,金庸的眉頭皺得更深了:“請那麼多的專家,是需要花大價錢的,單單是為了這麼一本書,就算是把利潤都拿出來,也未必能夠請到那麼多的專家,李生你這樣做,會虧本的。難道李生你為了你現在的麻煩,肯捨去這本書的利益?”

金庸這話一出口,就弄得李明豹腦門上都是冷汗,他還以為金庸把這個事情給忘了。沒想到金庸會在這個時候把這個問題給提了出來,看樣子金庸在聽到李明豹出書的時候,就已經明白李明豹為什麼會突然弄出一個洪荒小說。李明豹那點小心思,在金庸這裡壓根就不頂用。

當然對於金庸這樣直白,李明豹也知道沒有什麼好辦法可以掩飾。或許對香港的民眾來說,要考慮到這個問題很難,但是對於金庸這樣的人物來說,李明豹只要把東西給丟擲來了,金庸多半都能猜出來李明豹的目的。

好在李明豹知道金庸並不是想要刨根究底的研究李明豹到底偏向哪一邊,說出這個事情來,也不過是為了成本做鋪墊。在香港,絕大多數大佬對於成本這個問題,都很關心。

而關心的後果就是很多香港行業的酬勞過低。這點在六叔身上,在金庸身上,都可以得到很多的解釋。對於摳門的人來說,成本這個東西,就是要人老命的玩意。

所以在流了冷汗之後,李明豹侃侃而談的說到:“關於麻煩的問題,查先生你也知道這裡面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所以我有些動作,也是正常的。但是查先生你要是認為請那些專家需要花錢,這就說不通了。就算我們請再多的專家,那些專家在這個事情上,也不會收錢。

相反,那些沒有被我們邀請到的專家,才會罵我們。要知道,我們現在討論的東西,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找他們做討論,是在給他們發揮的機會。這個東西要做好了,雖然不至於青史留名,但至少在某一方面上,他們就會成為這方面的精英,在學術上面,肯定有更大的發揮餘地。所以我認為請專家,不但不會花錢,他們還會很努力的白乾活。

甚至我們不但要請專家,還要請宗教人士,專家對於某些人物的討論,總歸是沒有宗教人士知道的東西多。很多隱秘的事情,外面的專家未必知道,但是宗教界的人,卻可能在一些孤本里面,知道一些外人所不知道的事情。

既然要把這本小說寫成經典,那我們就必須全方位的考證這些人物的關係,把他們的來歷和去路,徹底的查個清楚。也就只有這樣,洪荒這本書出來以後,才能夠得到絕大多數人的支援,才能夠真正的影響到神話體系,單單幾個人就蓋棺定論,就算故事說得再好,那也僅僅是一個故事而已,並不會深入人心。”

聽到李明豹的野望,金庸也忍不住熱血沸騰了。在他聽到李明豹的解釋以後,他自己都認為自己要是參與到討論當中,都不可能會要李明豹的錢。

所以在思考了半響之後,金庸才緩緩的說到:“這事情要真的做成了,李生你這部洪荒,就會成為奇書,其內涵價值上面,絕對不會差於歷史正本。”

第一百七十九章 交鋒(第二更)

金庸這樣的評價,絕對不是開玩笑,要真像李明豹這樣搞,不但邀請專家教授,還要邀請宗教界的人士。那麼即便洪荒這本書一開始僅僅是小說,等到最後寫完了,也不會有多少人認為這本書真就僅僅是一本小說那麼簡單。

就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