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1部分

所以香港電影還真的有發起這樣活動的硬實力。到時候即便不是香港本土的電影,只要在香港本土上映,並且取得不錯的票房,那麼回到國內之後,就有了一個金字招牌,能夠拉攏更多的觀眾來看電影,這就相當於在分潤香港電影的名氣。

第三百八十九章 應者雲集

如果僅僅是分潤香港電影的名氣,對於這些公司的老闆來說,也算不上什麼天大的好處。但問題是流通港最重要的專案,並不是這個,而是流通。流通對於香港本土的電影來說,難度比較低,因為現在東亞的電影人都知道香港電影的質量是不錯的,在先天上就有優勢。

即便是雷老闆旗下的新藝城,也不是說他們的電影賣不出去,相反,新藝城現在的電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比邵氏和嘉禾的電影更受歡迎。這不是因為新藝城的電影質量要比其他兩家電影公司的質量要高,而是因為雷老闆沒有海外院線,在電影賣埠談判當中,提不起價格來,大頭都讓海外片商拿走了,雷老闆拿到的錢,並不怎麼多。

別說三大電影公司,就算是香港小型的電影公司,在賣埠上面,都比國外其他的電影公司容易很多,或許價格上面有很大的問題,但是至少會有人專程來淘電影,而不是像別的地區那些電影公司,就算是電影再好,你要是不主動,外商壓根就不怎麼在乎你的電影。

而現在,香港要做流通港了,不但要放映香港本土的電影,還會放映別的地區的電影,並且份額還相當的不小,據比較可靠的小道訊息說,外片在香港聯合院線的放映規模,不會小於聯合院線百分之四十的排片量。

要知道,現在的香港電影院線,或者說是聯合院線的螢幕,可是有三百二十塊的。雖然這些螢幕比起日本市場來,還有很大的差距,但僅僅是作為試映地區,這些電影螢幕,其實已經夠了。無論是香港電影的金字招牌,還是聯合院線的硬體實力,都足夠讓這個流通港的計劃承受下來。

到時候,獲得好處的可不僅僅只有香港電影,還會有別的地區電影公司直接受益。和香港電影在本土較量,雖然依舊有些不平衡,畢竟香港本土的電影觀眾,對於外國電影的接受能力,並不是那麼有優勢。

但這樣的問題,其實並不算大。來香港放映的電影,本就準備著賣埠,香港觀眾的品位,其實和整個東亞人群的品位,都是很接近的,只要是香港觀眾覺得好的電影,其他地區賣埠也都很不錯,基本上大多數電影都是這樣,所以這個劣勢,其實也算是優勢,畢竟現在整個東亞觀眾的品位,大多都是香港觀眾來判定的。如果自己的電影在某些時候,比香港本土的電影都還要賺錢,那賣埠的價格,就會相當不錯,到時候就不是電影公司去找外商了,而是外商來找電影公司了。在這個問題上,其實就相當於外片在香港,獲得了相同的起跑線,只要規則穩定,並且不搞太大的黑幕,那這個平等交流的平臺,是相當可貴的。而現在這年月,其實也就只有香港才能扛旗這樣的大旗。

明白了香港流通港的好處以後,外商無論是單純的購片公司,還是拍電影的公司,抑或者是其他的公司,都知道香港這樣搞,對大家都是好機會。所以原本那些和香港關係良好,並且準備吃獨食的聯合院線股東們,立馬就知道這樣的大好處,是自己吃不下的。於是流通港的計劃,就開始在整個東亞的大型電影公司內部流傳開來。

雖然有些很有實力的公司有很大的自尊心,覺得香港這樣搞,完全不把他們放在眼裡,他們同樣也可以這樣搞,但這些有著民族主義想法的人,在任何公司裡面,都不會佔據主流地位,所以大公司都很明智的選擇了接受香港電影界的善意。只要是想要讓自己公司電影賣埠的那些老闆們,都支援香港這個龐大的計劃。如果說香港本身硬體條件不達標,他們還可以唧唧歪歪,可問題是香港電影界在提出這個計劃的時候,就已經把硬體工作給完善了,這樣讓別的大公司們,都找不到下手的地方。

或許有人會說聯合院線三百多塊螢幕撐不起這樣的市場,螢幕不夠,也就是硬體不行。但是所有的大公司們都明白,香港的聯合院線螢幕,其實已經夠了,因為在這些螢幕上面,香港電影界也做足了手腳。

三百多塊螢幕,外在因數是香港地方狹小,承擔三百多塊螢幕就已經市場飽和了。而另外一個意思,那就是想要在香港上映自己公司的電影,那也是需要爭取的,別以為什麼電影送到香港來,香港的聯合院線都會接,所以你要是有想法,你就得主動出擊,要是輸在了起跑線上,你們可怨不得我們香港電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