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所以對這樣的廣告不會陌生,用不著李明豹多費口水。第二,他們的廣告費一向是比較給力的,如果恰好遇到他們需要開啟東亞市場,那麼給一個別人接受不了的高價,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而要是東亞這邊的生產商,首先想要接受這樣的廣告,都是一個難點,或許日本那邊的商人對於這樣的形式不太陌生,稍微好了那麼一點點。而就算他們要出價,也肯定不會大手大腳。畢竟李明豹這部電影的主要觀眾人群,就是在亞洲,雖然有很大可能在好萊塢也一樣會放映,但是那邊放映的場次肯定沒有美國本土片放映的時間多,螢幕多。與其在李明豹的電影裡面打廣告,還不如在美國那邊的電影上打廣告,錢或許會花得多一些,但效果絕對比在《賭神》上面的效果好。
所以,李明豹在開始選擇的時候,第一時間就選擇把歐美的那些著名巧克力生產商的電話拿到手,這還多虧了香港是個國際化的大都市,雖然現在條件和十年後不能比,但是比起大陸來,這邊的條件就是天堂。要是放在大陸,就算是想要找個電話都是十分的困難,再加上這樣的國際長途要用的是外匯,換了大陸的導演,那是想都不用想。
和那些國外的著名巧克力生產廠商聯絡,對於李明豹來說,並不怎麼愉快,雖然那些大廠商們對於電影廣告這個型別比較瞭解,但是他們卻對李明豹的電影不瞭解。一個連名字都叫不出來的電影製片人,卻要自己這樣的大廠在他們的電影上投放廣告,在他們看來,有些不可思議。
即便是李明豹說他的電影在東亞有著廣泛的人群基礎,那些廠商的負責人們也都不願意在李明豹這裡浪費時間。單單是這個問題,就把一半的歐美巧克力製造商給排除在外面了,這還是李明豹拉了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老闆出來背書的情況下,得到的答案,要是沒有約翰那邊背書,李明豹或許會被百分之九十的廠商拉進黑名單。
而接下來,剩下的那一半的巧克力製造商,也不是個個都打算和李明豹合作,即便是李明豹的電影在亞洲市場上有很高的份額,但由於他們自己公司本來就沒有開拓亞洲市場的想法,所以即便李明豹這邊的條件很好,他們都只有遺憾的表示沒有合作的可能。
這一來,又幹掉了百分之五十當中的百分之三十的製造商。剩下百分之二十的製造商,總算是有了談判的。但就算是這百分之二十的製造商,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打算來競標這個廣告。由於《賭神》的題材問題,對於那些很在乎自己巧克力品牌形象的廠商來說,一個賭棍代言的廣告,明顯會對品牌造成不好的影響。
他們才不會在乎這個電影裡面的賭棍實際上是高階賭徒,並且還有賭神的名頭,他們只會在乎這個廣告代言的是個賭徒。尤其是那些針對兒童或者青少年銷售的巧克力製造商,他們是最怕染上這樣的麻煩,因為他們不能承受自己巧克力是賭博場上的吉祥物這樣的事實。所以在品牌形象問題下,又刷下了一大半的巧克力製造商。
到最後,對於這個廣告想當有興趣的歐美巧克力廠家,雙方都有合作意向的,僅僅只有七家。而這七家巧克力生產商,在歐美都算不上一線的品牌,就連二線都夠嗆,算是三流的品牌。
要是換個時候,李明豹壓根都不想和這些三流品牌談判,那樣實在是太掉價了。但是這樣的廣告植入畢竟是李明豹第一次運用,能夠有歐美廠家給面子報價,已經是對李明豹的優待了。甚至這七家廠商當中的一家廠商的老闆,本來是沒有興趣做廣告的,但由於他也是個電影影迷,並且還看了才在北美上映的《英雄本色》這部電影。
在瞭解到《英雄本色》這部他看起來還不錯的電影就是《賭神》這部電影的監製之後,他對於李明豹的新電影有了很高的期待,認為李明豹的電影會有很好的市場,所以捨得花錢買廣告。
在美國的亞洲電影,都能夠得到三千萬美元以上的票房,那個叫做威爾斯的巧克力廠商老闆,對李明豹十分有信心。
七家廠商準備投放廣告,而且還是歐美廠商,總的來說,這個訊息對於李明豹來說,還是想當不錯的,至少沒有得零蛋,不至於讓人看了笑話。
搞定了歐美那邊的廠商們,李明豹接下來就開始弄亞洲這邊的巧克力生產廠商。比起歐美那邊的廠商來,李明豹的名字在他們的腦子裡面,明顯的有了印記。
畢竟無論是東亞哪個地方,除了大陸之外,李明豹的電影他們都是知道的,香港澳門臺灣這邊不用說,李明豹的名頭比什麼都響亮。雖然他們對於李明豹這個所謂的電影廣告感到疑惑,但並沒有不耐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