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手上閒著的地也不是一個小數目,現在還需要去拿下英資的地皮,手上的活錢就不多,用老地皮盤活新的資源,對於我們雙方來說都是有好處的,在談好大框架的情況下,這交易也用不著我來參加。
反而是拍電影比較麻煩,你不知道,我之前為了整合全香港的院線,丟擲去十多個劇本,現在這些劇本都找到了買主。有些劇本不用我去做監製,那我就只用分錢,但有些劇本,卻必須要我來監製,雖然要我監製的劇本不算很多,但這些劇本都是要在很短的時間裡面就拍出來,所以接下來的一兩個月裡面,我就沒有什麼多餘的時間了。”
“十多個劇本?還是你寫的?那豈不是你一下就可以進賬好幾個億港幣?要是能夠在美國賣錢,那豈不是又是很多美元了?對了,你那個《英雄本色》不是在美國上映麼?現在多少票房了?”聽到李明豹一下子就拿出了十多個劇本,李明耀頗為羨慕的說到。
他做餐飲行業,一年累死累活的不見得能賺到一千萬港幣,但是李明豹只要動動手,幾個月的時間就可以賺上好幾個億港幣,甚至片子好,還可以賺美元,這樣比較下來,也就難怪李明豹看不上餐飲行業了,李明豹那些劇本哪裡是劇本,簡直就是一張一張的支票。
“幾億港幣應該是有了,但這不單單是香港票房,還包括海外票房,總體來說也算是賺了,但我也不可能這樣無限制的寫劇本,畢竟我的腦子也不是有無數的創意,也就是這次逼急了,才會一次性的弄那麼多的劇本出來。以後就看不到這樣的情況了。至於英雄本色那部電影的票房,現在有三千多萬了,那邊已經開始縮減放映場次,反正這部電影的票房應該超不過四千萬美元。
畢竟一部純香港電影,想要在美國那邊取得太好的成績,很難。沒看到寶貝智多星要去美國,都是翻拍了一部?那樣美國觀眾才會接受,要是直接用寶貝智多星在那邊上映,能夠有多少票房,實在是很難預測。
總體來說,《英雄本色》這部電影在票房上我還是很滿意的,三千多萬的票房,我至少能收入一千萬美元。一部港片能夠有那麼多的票房,也虧得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的發行渠道良好。要是我們在美國的公司去做渠道,能有一千萬美元的票房我都偷笑了。”李明豹理性的說到。
“已經不錯了,你也不想想你拍這部電影的時候成本才花了多少?就算是除開北美票房,你都賺了不少錢了,現在北美票房又是一千萬美元,換成港幣差不多快要到一個億了,你還有什麼不滿足的?”李明耀嫉妒的說到。
“我也沒有說我不滿足啊,只不過單純的港片想要賺大錢,我是說賺美元那樣的大錢,很難,所以真想要賺大錢,還是在美國那邊拍攝他們的本土片,比較容易,在香港這邊,最重要的還是培育市場。”
第兩百一十七章 監製大人
李明豹沒有那種要把港片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使命感,因為這樣不符合商業定律。只要是稍微明白香港電影行業內幕的人,都不會有那樣誇張的想法,即便是你有無數的好創意,能夠保證本土市場,或者兼顧一下東亞市場,已經是聖母保佑了,至於說把好萊塢都幹掉,那絕對是在打地獄模式的副本,滅團都是分分鐘的事情。
單單一個簡單的資料,就能夠把人的熱情給磨滅,好萊塢的註冊演員數量,就可以比擬香港電影行業所有從業者的數量。就從這一點上來看,港片想要幹掉好萊塢,就算這邊的人個個都是影帝級別的,幕後也都是頂尖水準,那也不可能。再看看市場容量,想要讓港片紅遍全世界,不比現代讓上帝顯靈更加容易。
所以李明豹雖然在整合港片市場,但也從來沒有想過要讓港片佔據好萊塢,他在好萊塢那邊的作為,就很明顯的表現出了這樣的意向,好萊塢的事情是好萊塢的,香港這邊的事情是香港的,他不會認為自己是港片引領者,就必須要讓好萊塢低頭,因為那樣不可能。
所以港片佔據東亞市場,在好萊塢那邊的電影公司佔據好萊塢一定的份額,就已經是李明豹最大的努力了,賺錢嘛,何必非要往死衚衕裡面鑽?有簡單模式卻非要玩地獄模式,除非是極限挑戰者,正常思維的人都不會那麼做。非要把自己弄得和聖鬥士那樣,實在不符合李明豹的思維。
那十多個劇本的事情,李明豹也沒有說謊,如非必要,他是絕對不會再做這樣的事情了。因為這些劇本,都是李明豹抄襲各大公司明後兩年的成名作,就比如給麥加他們的劇本,就是他們在明年或者後年票房大賺的電影,給嘉禾的電影劇本,也是一樣,至於邵氏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