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經的說到。
“五百萬美元?豈不是四千多萬港幣。我們可沒有打算出那麼多錢。”聽到鄭文雲最後居然要五百萬美元,六叔的毛都炸起來了。剛開始要大陸的建築公司進來,不就是為了省錢麼?現在錢還沒有省呢,多的錢都出去了,這叫一毛不拔的六叔又怎麼接受得了這樣的價格?
但除了六叔之外,李明豹和向氏兄弟他們都有點意動。這可是一百多家電影院全都推倒重建啊,而且完全按照電影院的設計來建設的,而不是其他什麼房子再改建。真要這樣做,五百萬美元好像也不多啊。
一百多家電影院啊,這麼大的工程,要讓香港這些公司來做,不讓你出一個億港幣都算是他們大發善心。現在僅僅要了不到一半的價碼,就能弄到那麼好的條件,雖然錢多了一些,但效果卻是更好。
真要全都弄好了,那麼聯合院線的電影院檔次,可就一下提升了好多啊。漲價一倍他們都不算心黑。就看鄒文淮這個時候也在考慮,是否真的有必要這樣搞,雖然現在錢出得多一些,但對於聯合院線的未來,就真的是有大好處啊。
李明豹也被鄭文雲提出的價格打動了,雖然這樣的價格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真要這樣搞,那麼最後院線投入上,肯定會大大增加。或許二三十年以後,建立一個電影院,最大的投入是地皮和建築這兩項。而現在,一個好的電影院,最大的投入卻是電子裝置,也就是音響放映裝置這些東西。建築反倒不用花那麼多的錢。而地皮雖然值錢,但聯合院線那些電影院的地皮,都是掌控在他們這些股東的手裡面,基本上沒有租借的地盤。
或許在聯合院線沒有成立之前,很多的電影院基本上都是加盟三大院線的,真正的控制權,其實不在六叔他們的手裡。但是聯合院線的成立,就代表著那些以前各大院線裡面的小股東,已經沒有了立足之地。最先被李明豹吃掉的,就是邵氏裡面的那些小股東。
而之後加入的金公主和嘉禾,也努力的把自己內部的人員給全部消化。畢竟真要成立聯合院線,如果還有小股東參與,那些小股東們也會進入聯合院線,那樣他們也能獲得聯合院線的股權,到時候金公主和嘉禾的旗幟,都會被削弱。所以為了自己的股份安全,在決定加入聯合院線之前,鄒老闆和雷老闆就自己花錢把那些小股東手裡的電影院給收到了自己的手中,這樣才保證了他們在聯合院線裡面有了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要不然,就憑那些電影院的小股東,鄒文淮和雷爵坤都不可能拿得到那麼高的股份。當然這樣做對於鄒文淮和雷爵坤來說,也是一個痛苦的抉擇,因為在收購這些電影院的時候,他們無一例外,都被敲掉了一批流動資金。
要不然,剛才鄭文雲的那番話,就能立馬打動他們的心。誰不喜歡自家的電影院變得現代先進?那樣不但代表著自己的電影院檔次會提高,還代表電影院裡面的螢幕也會增加很多,更重要的是,能提高票價。
有這麼多的好處,現在的一些小問題,完全可以壓制,等到以後新的電影院成立了,想要回本就變得簡單起來。但鄒文淮他們雖然心動,但就是苦於手上的錢不多,真要在裝修上花費那麼多的錢,他們手裡面的流動資金,就真不夠了。
他們手裡面不但有電影院,還有電影公司,雖然電影公司拍攝電影回本很快,但至少也要有錢來拍電影院,不能讓聯合院線把自己手裡面僅有的資金都壓榨過去,那樣拍電影怎麼辦?
所以在鄭文雲竭力推銷之後,會議室裡面的幾個人,出現了兩個大的派別,一個派別就是覺得大修是一個好辦法,能夠為未來省很多錢。這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李明豹和向氏兄弟,李明豹贊成現在就修,那是因為他知道用不了兩年,香港的房價就會升得比什麼都快,越加的奠定了李超人的地位。而向氏兄弟贊成,那是因為之前聽了李明豹的話,有港幣在手裡面就趕快花,要不就換成其他貨幣,不然就得虧本。
而另外一派就是不贊成大建設。這其中最反對的,就是六叔,一個把成本看得比什麼都重要的人,要自己花大價錢,明知道那樣做對自己有好處,卻偏偏捨不得。而鄒文淮和雷爵坤雖然也是不贊成,那不是因為他們本心上不贊成,而是手上的錢真的不夠,要不然他們也是贊成派,電影院修好了最後誰受益?還不就是他們這些人麼,花現在的錢,賺以後更多的錢,誰不會算這樣的題目。至於代表海外片商利益的崔曉明,這個時候又變成了隱形人,這事情根本就輪不到他插嘴,到時候彙報就行了。
看到六叔一下子就出來反對,鄭文雲也不生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