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但好萊塢那邊的財務,就多少有些混亂了。
李明豹的財富在快速的增值的同時,財務方面也變得比較混亂,他比不上那些幾十年發展起來的公司,因為循序漸進,該彌補的漏洞基本上都彌補好了,所以就算是跨越式的發展,對於產業的影響,都不算太大,有的是人來查漏補缺。
但李明豹的這些財富,卻是沒有這樣有效的管理過,他財富的快速增長,得益於他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到處撒種子,但也就是因為這樣不成體系的投資,造成了他財富統計,有些困難,由於之前他的企業壓根就不是集團化的企業,手上的企業,基本上都相當於是在各自為政。管理成本上,就比較誇張。雖然由於李明豹賺錢的速度很快,並且利潤率很高,把這樣天大的漏洞給掩蓋在勝利之下,但並不就能說明這樣的管理方法,就是好的。
要是這樣的管理方法很好,那別的成功企業,為什麼卻要實行更加複雜的集團化管理呢?不就是因為集團化管理相比起分散性管理在技術上更加複雜,但在成本和效率上,卻有本質化的提升麼?就連李明豹自己,不也是在大陸投資的時候發現自己要投資,就憑現有的產業好像有些不足,所以才弄出一個李氏集團麼?這個不足的方面,不就恰好就是在管理上有大問題麼?要是管理沒有問題,李明豹又為什麼要下大力氣弄出一個李氏集團?這絕對不是為了好聽,而是因為自己手上的產業集團化之後,才能夠擁有最為最佳化的管理效率。
從李明豹定下在大陸開發影視城專案的那一天開始,李明豹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一個億萬負翁,只要他的產業沒有真正的投產,並且收回成本,那麼他的這些投資,就只能是固定資產。手上的現金,就得優先的保證這些固定資產的安全。
李明豹現在手上有上十億美元的現金麼?沒有,當然沒有,無論李明豹怎麼計算,他手上的現金,其實都不夠這些產業的建設完成。但好在李明豹手上現有的那些產業,盈利能力是想當可觀的,而馬上要建設的產業,同樣也不是一次性的投資,這樣一來,就可以讓李明豹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標。
香港這邊的現金流,如果壓榨得一點都不剩下,那麼李明豹可以動用的資本,大概是在接近五億美元的樣子,就算是差,也差不了多少,最多也就是一兩千萬美元的差距。對於別人來說,一兩千萬美元的差距,那基本上就能夠算得上是所有的身價,但是對於李明豹來說,一兩千萬美元的差距,還真就不是那麼大。甚至這筆錢要真正放到大陸去的時候,這五億美元,連一兩千萬美元都不會差,誰叫李明豹這本金那麼多,在銀行裡面,利息同樣也非常的高。這點差距,都不用兩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彌補好,然後直接就變成五億美元,甚至還能夠給李明豹剩下一點零花錢。所以李明豹在大陸那邊的首筆投資,絕對是綽綽有餘的,壓根就沒有任何的資金壓力。單單是靠香港這邊的現金流,就可以應付一兩年時間的投資了。當然,這還得看大陸那邊的建設情況和進度。
要是大陸那邊按照深圳速度來建設李明豹這邊的影視城,那麼李明豹這筆錢,想要快速的燒完,也絕對不是困難的事情。這世界上,想要賺錢很難,但想要花錢嘛,卻比較簡單,只要你肯燒錢,一天消費上億美元,都不是誇張的事情,簽訂一個購買別墅飛機一類的協議,那麼一億美元的消費,都不算是最高。好在李明豹現在不用為這些東西煩惱,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香港這邊,李明豹都擁有別墅,而且美國那邊的別墅,還想當的不便宜,甚至在那邊,李明豹還擁有遊艇和私人飛機,只不過這兩個大玩具,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夠拿到手,畢竟是私人訂製的東西,壓根就不可能有現貨。
好在李明豹也等了一年多的時間了,私人飛機在八四年的年底,就可以提貨,而遊艇相比起飛機來,製造的速度更快,已經交付使用了,只不過這個大玩具交付是交付了,李明豹自己卻沒有時間去玩玩,或許等他什麼時候去美國了之後,就可以看到自己旗下的第一艘遊艇。
第六百一十九章 普華永道
香港這邊的錢,暫時夠用,資金的數額,李明豹也想當的清楚,最麻煩的卻是美國那邊的產業資金狀況。由於李明豹常年不在美國,並且那邊的產業發展也是日新月異,一個月的資金收入,都不是一個小數目,再加上一些必要的投資,雖然有著專業的律師團隊監控每一筆資金的進出情況,並且李明豹還委派了專業的財務團隊對資金進行了嚴格的監管。但畢竟產業有些分散,單獨的某一筆資金很容易就能夠查到,但是匯總就比較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