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說,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帶你裝逼帶你飛。這樣做,有好處,那就是李明豹的資本積累,別說電影行業比不了,其他任何一個行業當中,任何一個新人都和他的崛起經驗比不了,短短几年的時間,就積累到現在的身家,基本上除了那些依附於政府賺錢,和有特別的賺錢技巧的人,其他一般和李明豹底子差不多的人,就完全和李明豹是兩個概念。
本來賺錢多,是好事兒。但由於李明豹家裡面的底子,算不上多好,雖然和一般的普通人比起來,李明豹這樣的家庭算得上是相當有能力,但是底蘊這種東西,和李明豹現在的身家比起來,還是顯得太薄。要是放在李明豹爺爺那一輩上,突然的暴富,對那個時候的李家來說,或許有些小麻煩,但大麻煩不算大,畢竟那個時候的李家,相當的有能力,人手底蘊都不缺乏,僅僅缺少一個一飛沖天的機會。但現在的李家,可沒有那樣的底氣,所以現在李明豹這樣暴富,對於自家的穩定性,差不多算是一種破壞性的發展,要是李明豹一直不考慮這個問題,而是繼續像前兩年那樣大規模的跑馬圈地,那麼李明豹的事業,就很容易被外部影響,一個大浪打過來,說不定就會讓李明豹現在的財富化為烏有。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明豹現在最需要做的事情,不是繼續大規模的開發新產業,而是轉過頭來把自身的問題調理好,簡單來說,就是把自己的地基給打好,不至於弄的地基虛浮,然後被外人攻擊變成肥羊給吞掉。
要是李家沒有傳承,沒有底蘊,李明豹或許完全不會考慮地基這樣的問題。畢竟對現在浮躁的社會來說,有錢就相當於擁有一切,沒有地基又算得上什麼?享受一時的富貴,絕對沒有太大的問題,至於這個富貴能夠延續多少年,那就不是創業者需要考慮的問題了。這其實就和大陸那邊那些先富起來的人差不多是一種思想。
為什麼大陸那邊那些先富起來的人,絕大多數的企業,在第二代掌門人接手之後,就導致公司破產,甚至還沒有到第二代接班,創業者自己就把自己的公司給弄沒了。關鍵不在於他們跟不上時代一類的外行話,真正的內在含義就是這些傢伙賺了錢,卻沒有想過打地基這樣的事情,導致自己很容易就被外部給影響到,連帶著幾十年辛苦都化為烏有。也就只有那些傳承久遠的家族,陡然富裕起來之後,還能夠顯得遊刃有餘,不是他們的關係網就一定比那些暴富的人深。而是在於他們明白如何才能保住自己的財富。
而李家,其實也可以劃為這一類。李明豹自己,的確算是暴富起來的人,但是整個李家,卻並不是有了錢就不知道該怎麼花的那種家族。對於這樣經歷了幾百年風雨卻一直沒有斷掉的家族來說,暴富和貧窮什麼的,太有經驗了。如何把握這樣的階段,有著豐富的手段來面對。暴富可以怎麼做,貧窮又可以怎麼做,都有一個經驗在上面。代代傳承下來,單單是經驗上的東西,就是一筆龐大的財富,除非實在是沒有機會崛起,要不然只要給這樣的家族一個支撐點,他們就可以很快的崛起。
李明豹現在的事業,已經真正的走上了正軌,並不是像之前那樣,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為了賺錢而賺錢,而是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在這樣的大前提之下,李明豹當然要開始為自己真正的事業奮鬥。
第六百五十五章 沉澱的兩年
作為一個才崛起沒有兩年,並且生意做得相當龐大的人來說,想要真正的把自己的公司給完全的弄好。對於李明豹來說,絕對是一件相當艱難的事情,由鬆散化的管理變成了集團式管理,需要改變的東西相當複雜,不說下面的各個機構如何改變,單單是總經理這樣的位子,也不是那麼容易就確定下來的。
李明豹手下,有相當不少的一群人在幫他做事,但是這些做事的人,基本上都是分管各個領域的,有做院線的,有做電影的,有做周邊的,還有做金融的。這麼多的人,不能說每一個都非常的有能力,但他們對於李明豹發展到現在,也確實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些人,在公司集團化之後,肯定要論功行賞。
但有些人單單是做某一個專案,那倒是非常合適,但是要把他們給提上來之後,就有些麻煩了。不是他們的功勞不夠,而是他們的實際管理能力,做不了那樣的位子。這絕對不是李明豹在貶低自己手下的那幫人,實在是當初李明豹崛起的時候,就沒有一個好的底子。最開始的時候,完全就是單槍匹馬的做事,然後事業做大了之後,外人請了不少,但為了管理方便,李明豹又把家裡面的叔伯們,拿出來不少。
這些叔伯們的忠心,是肯定沒有問題的,能夠跟著李明豹一家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