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國際化視野的差距,在勞動效率上面,其實都差不多的,尤其是那些製衣廠什麼的,在香港也就是能賺個辛苦錢,就算是賣價比較高的那些衣服,實際上賺得也不多,甚至於李明豹在和一個手裡面有製衣廠的大佬聊天的時候,聽到那位大佬說自己的製衣廠都還沒有流水線的時候,李明豹就明白為什麼香港這邊輕工業的水平,說白了也就那樣。
第五百零五章 代表團出發
原本李明豹以為這個年月,香港好歹也算是亞洲四小龍,在輕工業產業這一塊上面,應該要比大陸那邊高明不少的,所以這些老闆去大陸,賺錢什麼的,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但是當李明豹詳細和這些大佬聊天以後,李明豹才發現,事情壓根就不像自己想象當中的那麼簡單,最基本的東西,就在於香港或許在經濟上面,比大陸發達很多,但是在輕工業產業上面,香港真心和大陸的差距不大,之所以看起來差距那麼大,完全就是因為香港是一個港口,外來品很多,又沒有受到什麼制裁一類的東西,再加上靠著大陸好生活,所以就造成了香港輕工業好像很厲害的樣子,和大陸完全是有代差的。
而事實上,香港在輕工業產業上面,就算是這年月,和大陸之間,的確是有差距,但這個差距不是說香港厲害而大陸薄弱,相反,在輕工業上面,大陸實際上能力是要比香港更強的。就拿最為簡單的製衣廠來說,在香港,你想要弄一個流水線的工廠出來,其實是很麻煩的,裝置什麼的倒沒有多大的問題,關鍵就是人員和地皮。
人員好說,多給一點錢,總是有人來做事的,再加上一些大陸和別的國家過來的偷渡客,他們基本上不會在工資上面,有太多的要求,人不死就行了,要求什麼的,得往後靠。但最關鍵的東西,還是地皮。
要說現在香港,不是沒有蓋工廠的地皮,香港九龍那邊荒蕪的土地還是有的,元朗那邊,也有很多地方沒有開發出來。但關鍵就在於這些地皮倒是好拿,但兩通一平壓根就沒有,沒有水電,沒有路,你把工廠開在那裡,連機器都開不起來,怎麼做事?但要是在有這些東西的地方上面開廠,地皮就是一個天價,完全就是捧著金飯碗在要飯,隨便做點其他什麼事情,都比你開個製衣廠划算多了。
所以這就成了死結,甚至現在香港很多大佬,他們穿衣服什麼的,都不是牌子,而是靠裁縫給弄出來的。放在三十年後,這樣做能羨慕死人,畢竟這玩意是私人訂製,沒有那個能力你都玩不起這樣的東西。但放到現在的香港來說,他們這些大佬倒不是故意的要玩高階,而是實在沒有太多合適的成衣給他們穿,也就只有忍受這些慢吞吞的裁縫給自己弄衣服。
但凡是能有合適的牌子衣服,很多大佬都是會換一換的,不說別的,就說製衣廠弄出來的衣服效率,就不是單個的裁縫,或者是裁縫店能夠比擬的。每天換著穿都不帶重樣,但你要讓裁縫這樣給你做衣服,尤其是有一大家子人的家族,單單是做他們家的衣服,就能把裁縫給累死。所以他們壓根就不是玩高階,而是實在沒有辦法。
這要是到了大陸那邊,開一個大型的製衣廠,只要你有錢,別的什麼東西大陸都能夠給你弄好了。這也就是為什麼等到簽訂了協議之後,香港的衣服突然就在大陸冒出來的原因。
之後十多年裡面,那些身上穿著香港衣服的人,壓根就不明白,這些衣服,雖然都說是從香港弄過來的,但實際上這就是扯蛋。或許是在香港貼個牌子,然後就在大陸賣了出來。甚至壓根就不過關,直接在大陸製作出來,然後貼上香港的牌子,直接就開始賣,這樣的香港衣服,一下子就紅遍了大江南北。但事實上,這些衣服,其實就是在大陸生產出來的。要不然,那年月為什麼是在廣州賣香港衣服的最多?而不是離著香港最近的深圳?深圳反倒是不賣這些玩意。
就是因為那個年月廣州的香港衣服公司多啊,形成了規模,非要把衣服弄到深圳去賣,光是運輸成本,就得上漲不少。別人也都不傻啊,自然就在廣州直接賣,深圳那邊出現的,倒真的是香港的產品,但這些產品,絕對不會包括衣服這類東西。香港這邊的衣服,連香港人自己都滿足不了,哪裡還能提供給整個大陸,那不是扯蛋還能是什麼?
甚至越到後面,香港港貨,就越是扯蛋,包括什麼電子錶一類的產品,那玩意說實際的,都不是香港弄過來的,直接就是大陸這邊生產,然後貼上港商的牌子,這也能算是港貨。真正的港貨,要是放到大陸這邊來,絕對要比大陸原產的港貨,價格要高上不少,因為這裡面還有一個關稅問題,和運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