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拍攝的電視劇,數量也相當的不少,要都跑到他的影視城來拍攝,那代價,可不比拍幾部電影啊,花費絕對要超過電影。六叔能夠捨得?
第五百七十二章 遠慮
對於一個盒飯都要省的大佬而言,叫他弄高價的成本出來,並且是長年累月這樣做,這對於六叔而言,不亞於持續性的放血。李明豹很難相信六叔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即便是六叔這樣做是為了和他交好,這樣的理由也不可能。畢竟六叔不是別人,香港出名的兩大摳,其中一個就是六叔,另外一個就是金大俠。這樣做的意義都不在於成本了,而會變成信仰一類的東西,堅持了幾十年的信仰立馬就換了,這樣的事情換誰來聽也不相信不是?
李明豹的疑問重點,鄒文淮和雷爵坤哪裡有聽不出來的道理。想當初他們聽到六叔說這樣的話的時候,不也一樣和李明豹好不到哪裡去,尤其是和六叔打交道最久的鄒文淮,甚至一度以為六叔想不開呢。
但這事兒,還真就是事實,六叔真的有這樣的想法,既然如此,鄒文淮能說什麼,現在李明豹把疑問都提出來了,鄒文淮自然也就照本宣科的把六叔的那一套說辭給說了出來,甭管李明豹信不信,反正六叔自己都相信了,你能有什麼辦法?
鄒文淮的一番解釋,讓李明豹暫時也沒有什麼地方好說的。六叔既然說出了這樣的理由,他也沒有拒絕的道理。給自己送錢要是都不樂意了,那李明豹還混個屁啊。其實在這個問題上,李明豹壓根就不應該去問,六叔巴巴的跑過來送錢,李明豹接著就行了,何必計較那麼多?要不是因為六叔做這樣的決定實在是太過顛覆了,李明豹也不會問出這樣的事情出來。
現在好歹是有一個理由,李明豹也就姑且相信了。只要六叔送錢,他沒有理由不答應不是?
“既然你們都這樣說了,那我也沒有不答應的理由,只不過想要把影視城完全的運轉起來,也需要不短的時間啊,動工什麼的倒不怕,雖然工程量不算小,但是大陸這邊別的沒有,就是人多,再加上一些工程機械,真要動手,那數度還是很快的。就是關於那些建築的資料,不太好考究。研究的時間不會太短,所以這個影視城真正能夠派上用場的時候,最少都要等上兩三年。
這對於我來說,倒是沒有太大的問題,我有的是時間等待,但是對於鄒老闆你們來說,這樣的訊息,可就算不上什麼好訊息了,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說的就是影視城的事情。
你們有提高電影質量的心思,我很贊同。如果說六七十年代的時候,電影這個東西還可以靠著創意取勝。那麼到了八十年代以後,電影真正的成功點,就不單單只是在創意上可以解決了,另外一個重要標準,就在於質量上面。
這樣做,並不是我們電影人喜歡看到的場面,說實話,對於電影老闆來說,增加電影的質量,未必就是什麼好訊息,這意味著拍攝電影的成本,也會在無形當中增加不少,每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的預算,會比之前多上一些。
而電影的成本增加,雖然也有有利的一面,這樣拍出來的電影,會更讓觀眾喜歡,也可以帶動票房。但同時,如果投資同樣一筆資金,電影的票房卻不盡人意,那麼電影公司的虧損,也會比以前多。
以前一部電影最多也就是幾十萬上百萬的成本,就算是虧上一部兩部,對於鄒老闆和雷老闆這樣的大電影公司的老闆來說,算不上多大的煩惱,但現在一部真正的好電影,投資打底都至少需要三百萬港幣以上,這還僅僅是一個開始,這樣的情況下,對於資金的壓力,會比以前更大。要是不走運連續拍上好幾部賠錢的電影,那麼甚至會影響到公司的運轉,導致資金斷裂。
簡單點來說,就是這樣的電影,會讓電影公司的風險,變得更大。成本的增加,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在新規則下面,這個度就比以前,更加難以把握了。”李明豹嘆息的說到。
聽到李明豹這番話,鄒文淮也是嘆氣的介面到:“誰說不是呢?現在拍個電影,和以前壓根就不一樣,七十年代那會兒,一部電影的總票房也就是上百萬的樣子,香港的百萬票房紀錄,也是在七十年代才出來的。這才多久的功夫,十年的時間都差不多還沒有到,現在的票房,單單香港地區,就突破了四千萬港幣的票房,一百萬的總票房,放到現在還不夠製作一部好的電影出來,所以這個行業,也是越來越難混了。
就像我們這些人一樣,投資太大的電影,壓根就沒有李生你那麼輕鬆,投資多了,怕虧本,投資少了,怕賺不到錢,哪裡能夠像李生你這樣,拍一部電影就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