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也可以放到唐朝方面來。
所以我的打算就是,真正的大型區域,需要獨自列出來的朝代,夏商周算一份,秦朝算一小份,放到夏商周的隔壁,作為一個單獨的小區域存在。而漢朝可以算是一個完整的大區。和夏商周還有秦朝一樣大的區域,這就是兩個大區了。
而之後的三國時期,就依附在漢朝。而之後晉朝到隋朝之前,算成一個大區,作為那個年月所有華夏還有外族經典建築的存在,就是不知道國內現在有沒有這方面的專家。畢竟那個年月的歷史很模糊,尤其是在建築歷史上面,更是模糊,種族多樣化,需要研究的東西,或許會是最多的,建設難度也相對來說算得上是最大的。”說到這裡,李明豹有些擔憂的看了一眼面前的各位首長。
雖然這樣的地方算是一個大區,但這個大區裡面的建築,就真的是難點,哪怕僅僅是複製外觀上的東西,那也是一個難點,畢竟那年月戰火頻繁,漢族在那個時候,都差點被滅絕了,而少數民族的建築,又是各有特色,大陸對於這方面研究的專家,李明豹都不知道能找出幾個來,所以即便成為大區,這樣的建築單單是外觀上,也是很難的,歷史的資料實在是太少,就連正史文化傳承都少了,就更別說建築方面的資料,那就更是少得可憐。
李明豹的擔憂,在坐的各位大佬也是明白。就連老首長這個時候,也不敢打包票的說大陸對於這方面的建築歷史,都是一清二楚的,所以李明豹這個難題,對於大陸來說同樣也是一個難題。
“這個東西,還得找專家問一下。就算是我也不太清楚這方面的具體資料。你看要不這樣吧,大區依舊算是一個大區,但我們卻不用僅僅限於那個年月的特色建築,可以把我國現有的那些少數民族的建築,也給弄到這個區域裡面來,這樣就算是那個年代的建築填不滿,我們也可以拿少數民族的建築來裝點,不至於讓這個大區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文化傳承。”老首長這個時候,說出了另外一種辦法。古代的那些民族建築還能不能弄出來是一個大問題,與其讓這個大區空在那裡,還不如弄出別的少數民族建築來充數。
漢族的建築幾千年來發展變化很大,但是那些少數民族們在建築上的變化,就相對的少了一些。就算是現代的少數民族特色建築,放在古代或許也差不了多少。所以也不能說完全在忽悠。
畢竟少數民族在資源上面,和漢族完全沒得比。他們的建築,幾千年沒有太多的變化,完全就是因為資源不夠,只要能夠住人就差不多了,別的方面發展,也就是細節的一些變化,主體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和漢族這樣富足的種族幾百年就有很大的變化比起來,他們的變化,就算不上變化了。
就拿阿房宮來說,在秦朝的時候阿房宮算得上是當世第一,輝煌到燃燒幾個月都沒有燒完。甚至後世一些歷史學家們還覺得,當時燃燒的阿房宮,都未必是建成的阿房宮,而是一個半成品,圖紙什麼的是齊全的,但是當時的秦朝財力,卻未必能夠弄起三項國家建築,一個是秦始皇陵,一個是長城,還有一個就是阿房宮。前面兩個建築是必須要完成的,一個關係到秦始皇的身後事,秦二世再怎麼不堪,也不能在這方面上馬虎。另外一個關係到國家安全的問題,馬虎就是要自己的小命。而最後一個阿房宮,算得上是這三個建築當中最為次要的一個。
而古代建設這樣的皇宮,一般都是經過幾代皇帝的努力才能有那樣的規模,但秦朝是二世而亡,秦二世死的時候都還算年輕,阿房宮在他的手裡面,可就未必是個完整的建築。所以,阿房宮這種東西在當時來說,絕對是一個宏偉的建築。
但放到唐朝的時候,阿房宮這樣的建築,就已經算不上是最巨大的了,唐朝的財力,想要弄出一個阿房宮出來,不算太大的問題,只不過那個年月的皇帝,誰都不想去觸及這樣的黴頭,所以呢,關於阿房宮,也就只有在史料上面有記載,現實當中,任何皇朝的皇帝,都沒有去複製。
不是沒有那個能力,而是沒有那個必要。唐朝都尚且如此,就更別說之後越來越富餘的朝代。甚至明清兩代的時候,阿房宮的規模,或許也就和一些超大型的王府級別是一樣的,這就是漢族越來越富裕之後,弄出來的事情。但少數民族,可就沒有那個資源了,想要弄出一點好東西出來,都相當的麻煩,建築的規模。其根本還是在於國力。要是把現代的建築放到古代去,那就相當於是神蹟。
對於老首長折中的建議,李明豹也相當的滿意。如果到時候那些朝代的建築真的填不滿這樣的大區,那就讓少數民族的建築,放到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