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全家老小齊上陣的活了
四十五章 將啟蒙學
苞谷需得將外頭的老葉子掰掉,就剩裡頭幾層葉子扒拉了打成一串串的掛在簷下曬乾豆子都是收的整棵,要一個莢子一個莢子的剝開,然後攤在院壩裡頭曬乾
就連平日裡最懶的王氏做起來都是似模似樣的,麻利地把苞谷外頭的老葉子撕拉開,外頭葉子幾下就扒拉成兩股,這是為了方便將苞谷砣子打成串Dm
掰開了還要看品相,好看的就打串子,有些稀稀拉拉的就直接剝劣下來≡明禮小李氏和王氏都負責扒拉苞谷,趙李氏則拿了個圓匾坐在一邊剝苞米劣
趙老三和大郎主要負責把苞谷砣子打成一個長串♀不僅是個技術活兒,還是個體力活兒結不能打鬆了,不然苞谷會掉下來;也不能打緊了,曬乾水分之後太緊還是會有些苞谷砣子掉的一個串子大概有兩米來長,舉起來約莫百來斤,沒點體力可幹不好
二郎帶著小小和劉媽媽兩口子剝豆莢子,天賜和天佑也不例外,就連三歲的大妞二妞都跟著湊熱鬧
除了還在房裡養小月子不能見風的陳氏,全家都上陣了
一歲多的五郎靠在趙李氏身邊,流著口水直笑,嘴裡含糊不清地說著:“奶奶,粑粑”趙李氏回頭慈愛地一笑:“好,今天晚上就做新苞谷粑粑給我孫孫吃,瞧這口水流的”
轉眼看見剝豆莢子那邊,劉媽媽兩口子和小小都甩著手,頓時換了一副面孔:“四體不勤的東西!這才剝了多少?”
豆莢子都已經成熟了,曬了好些個好日頭,豆子飽滿硬挺,沒剝一會兒手指頭就疼得厲害□管家兩口子哪裡做過這些農活,小小更是前世今生兩輩子加起來第一次,自然是不習慣的
可這個話,誰也不敢說出口
看看大妞二妞,雖然才三歲多點,手上也都挺麻利的,果然是窮人孩子早當家啊
抬頭看了看好似山一般高的豆莢垛子,小小心裡哀嘆一聲:這麼多,得剝到什麼年月去啊
剝了大半匾苞谷劣,估摸著差不多了,趙李氏便吩咐趙老三去磨漿子,五郎拍著手跟著去了,隱隱暗沉下來的天色裡,看著侵走開的兒子和孫子,趙李氏的臉上滿是慈愛之色
小小覺著自己肯定是剝豆子剝太久都眼花了,慈愛這種神色怎麼可能出現在趙李氏臉上
果然轉過頭,看見抬著頭的小鞋趙李氏滿臉厭惡地開了口:“動作還不麻利些?當著自己是城裡小姐呢?再磨蹭下去,豆子就該發芽了!”
果然是幻覺了
當晚趙家的主食便是苞米餅子也難怪這個趙家並不常吃,新鮮的苞米劣磨成濃漿,不用放任何作料,鍋裡少少地放一點油,拿勺舀了漿子攤下去一煎,便是一塊金黃香脆的餅子
莫說小鞋就是天賜幾個,都是第一次吃到這個,天佑誇張地吃了六個,撐得小肚子圓圓的
不過想也知道這等吃食不能經常吃到,是以吃飯時餐桌上難得平靜
經過這一天,大家似乎都忘記了前日趙李氏與陳氏的摩擦,休書更是無人再提加之收穫的糧食忙著曬乾過稱儲藏,全家人都忙活起來,更是沒人提起這些個不開心的
寒露過後沒的幾日,村長廖大嘴又上了趙家一次
全村的糧食都差不多收了,先前與趙明禮約定好的村童蒙學的事情,也該開始了∥大嘴看好了日子,就定在十月初一,只要是願意讓孩子念幾個字的,直管將束脩交了,帶著板凳上學就成
為了這個,趙明禮特意親自帶著劉管家拜訪了學正王大人幾趟
先時不過因著自己是秀才身份,又在二郎治眼的時候受了人家的恩惠,需得拜謝一番♀次卻是為了蒙學課本的事情
小小這才知道,為了讓各地幼童識字,朝廷特地刊印瞭如《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之類的簡易讀本紙張雖說差點,但是好在是免費發放的,不用錢
施州民風彪悍,這許多年來免費的讀本在府衙倉庫裡積了一大堆,聽說譚家壩有人來要,學正王大人高高興興地批了條子,給譚家壩批了三十套,還道不夠再拿就是
不過這也是在施州,江陵府成都府那等文學鼎盛之地,這樣的讀本說是免費,實則也是有限供應的,畢竟人家那裡都是求知如渴,哪裡像施州,趕著送人也沒的幾個人要,還變成供大於求了
自古不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嗎?怎麼這施州不同些?
這個疑惑莫說是小鞋陳氏幾個也是不能理解的,趙明禮一邊撿看著這些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