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晴溫度,好心裡有數添減衣裳。
可自來了這後,沒有天氣預報,想要知道天氣狀況,除了看節氣,就是要靠觀察溫度、溼度、氣壓、風向、雲層等等變化來大致估計天氣。不過不管哪種方法,需要都是實打實生活經驗。
起先時候,像姜嬤嬤寶藍她們都是熟練工,根本不用可貞費什麼心思。
不過自來了湖州以後,尤其是林氏病了之後。可貞真是趕鴨子上架了,又要通風又不能著涼,可貞就時時刻刻看著門窗,感應著風向來開關。就這樣,可貞迅速累積了不少實際經驗,從原先東西南北都不分到現閉著眼睛都能知道風向了。
不光是風向,可貞也學到了好些很直觀諺語,已是基本上可以以此來判斷短期內天氣了。不過,像這樣突如而至天氣,可貞還真是沒有法子預知。其實不光是可貞,除了老天爺,誰都沒有法子不是。
林氏把可貞收拾香噴噴後,就帶著可貞鶯時一道去收拾可貞舊衣裳去了。
剛剛可貞搬花時候,牌長娘子張大娘過來和林氏說話,問著林氏家裡可有舊衣裳,說是夏家一家子冬衣還未齊備,今天寒潮一到,個個凍得瑟瑟發抖。所以若是有舊了不穿冬襖能不能捨兩件與夏家,林氏二話沒說就應允了。
別說林氏可貞衣裳都不少了,就是不多,這種時候,街里街坊,也合該勻出兩件來給夏家應應急。
這一年多,可貞林氏著實添置了不少衣裳。去年秦氏就給她們做了好些衣裳,也送了不少料子,好些至今都鎖後頭庫房裡。而今年,白氏魏氏是熱衷於給林氏可貞做衣裳。以至於,可貞很多衣裳都沒怎麼穿就小了。
可貞愁上了,這也太浪費了,自己這正長身體呢,便想著能不能把衣服做大些,可剛剛開了個口,就被白氏瞪了回來,林氏也不理她。可貞摸了摸鼻子,沒說什麼。可給自己做裙子時候卻動了手腳,呃,完全是借鑑了塔裙式樣了。
林氏當即就回屋找了好幾套也就穿過兩三回冬襖出來,本來是說給了牛媽**,不過這會子,自然要先給夏家應急了。
不過可貞就沒那麼容易了,三人翻了半天,也只找出了幾套夾襖夾衫出來,都是可貞今年開春出了孝穿過兩回。
“娘,這些也送去,還有就是把我今年做冬襖送兩件去吧!”可貞看了看攤床上幾套衣裳,向林氏道。
可貞雖對夏家有些小疙瘩,可到底聽說他們挨凍還是不忍,說著便收拾了兩件自己家常穿小襖出來。
張大娘過來時,對門杭奶奶婆媳兩個正看林氏可貞收拾出來衣裳。
“這哪是舊衣裳啊,分明就是做。有沒有半舊,隨意拿兩件出來應應景就是了。左右我昨兒去時,她們家已是備下了料子棉花正打算裁冬襖了。”杭家大嬸子抖摟著衣裳,連連咂舌道。
這張大嫂子未免也太熱心了,人家夏家現是什麼人家,哪裡會要人家舊衣裳不過,若都像顧家這樣衣裳,說不得肯定是要。
杭奶奶看了遍衣裳,嘆了口氣向林氏道:“往年他們家大大小小衣裳差不多就是他們老2媳婦做,結果今年人走了,一屋子女人,連衣裳都不得齊備了。”
“也不能怪,鋪子裡忙,家裡又要起房子,都忙得什麼似。對了,小姑娘們還要念書,真真哪裡忙得過來。”杭大嫂子見她婆婆如此說,忙解釋道。說著又向林氏道:“昨兒我去時候,他們家彩虹綵鳳幾個正念書呢!我聽說翻了年還要給她們找教養嬤嬤,教她們琴棋書畫呢!”
可貞原本是一直坐炕裡和鶯時一道做著針線,可聽到杭大嬸子這一席話,不由得抬起了頭。
可貞雖以知曉,現如今這朝廷這社會是允許女子唸書識字。自己所認識,像是蕙娘錢玥並巷弄裡小姑娘們,雖然唸書不多,可基本上還都是識字。
雖然她們識字只是為了讀懂女四書,為了以後方便管家,可好歹也是一個很大進步了。
只是,也就只是認識字,知道怎麼寫罷了。要說寫得好,還真沒有幾個,何況琴棋畫了。
所以,可貞還真是有些詫異了,夏家竟會如此大動作。
畢竟就算夏家條件還算不錯,可是教養女孩子學習一門技藝所要花費財力就是不菲看來夏家這回真是下血本了。
晚上白氏過來時候,也和林氏可貞說起了這則,說是夏家老大託了同喜給找兩個得力些教養嬤嬤。還說價錢不重要,只要得力就好。不僅要請教養嬤嬤,還要買幾個丫頭給姑娘們使喚。
不過,這都還是小意思。等到十一月下旬,夏家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