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鍋雁來蕈醬,吃得眾人差點連舌頭都吞了下去。
翌日一早,一眾人早早起來看完日出,白氏就帶了可貞去騎馬,鶯時一眾人則又上了山,繼續開挖雁來蕈。
白氏帶著可貞騎著馬山腳下溜幾圈,先讓可貞再次適應後,才開始帶著可貞熟悉起馬來。
先是牽著馬教著可貞送胯讓馬邁步,僅是這麼個小動作,就讓可貞練有些喪氣了。
記得看書看電視,都是兩腿一夾馬肚子,拉一拉馬韁繩,馬就跑了。
可這自己送了半天胯,怎麼就不見馬動呢!
見可貞微微有些喪氣,白氏好笑,又提醒她,“蘊兒,你別看這只是畜生,可聰明著呢,看人辨色功夫可不比人差。它若是覺著你不會騎,那它就會故意逗你欺負你不聽你話,誠心和你作對。所以啊,你得別把它放眼裡,把精氣神提上來,震懾震懾它,讓它非聽你話不可。”
可貞抿了抿嘴點了點頭,深呼吸,不知道又嘗試了多少次。
總算,功夫沒有白費,漸漸,馬能勉強接受可貞指令了。
白氏又慢慢教可貞怎麼去適應馬,怎麼用身體語言把自己想法傳遞給馬,還有怎麼去領會馬細微動作。
這種感覺,白氏可以教可貞,可具體怎麼樣,還要可貞自己去領悟意會。
比如說,怎麼維持自身平衡,馬跑動時候不至於墜馬。
比如說,小顛。這是可貞會驅使馬起步後白氏教給可貞,其實就是隨著馬節奏點一下支撐一下。馬節奏,你就得跟著。馬節奏慢,你就得慢。
白氏說,這算是基本動作了,學會了小顛,就不會被馬顛得五臟六腑翻江倒海了。
確實,可貞漸漸領悟到小顛訣竅後,覺著自己又體會到那種暢想要飆歌感覺了。
那種滿足感,讓可貞好想放聲大唱。
幸好,腦子裡還有一根線繃緊了,所以出口,也只是一串一串笑聲。
白氏聽著可貞比以往清脆歡無憂無慮笑聲,覺著自己這趟帶她出來騎馬是再正確也沒有事兒了。
又想著,等回去了就給可貞挑匹溫馴些小母馬,然後再帶著可貞出來騎馬。
一想到可貞穿著大紅騎馬裝,恣意飛馳模樣,白氏恨不得馬上就回去。
可貞自是不知道白氏所想,眼看著到朝食時間了,才依依不捨下了馬,又學著白氏樣子,和馬兒說了會子話,才牽著白氏手一徑上山去。
雖然騎馬騎得腿腳胳膊都有些酸,肩膀也僵僵。可因著心情好,哪裡還感覺到不舒服,可貞是一路蹦上去。
一整天光景,白氏帶著可貞騎了三次馬,兩人馬上足足待了三個多時辰,圍著這一帶走了足足幾十圈。
這期間,雖然白氏基本上都會坐身後,可大多數時候都是可貞自己操縱韁繩慢慢去控制馬。
雖然知道能簡單控制馬只是基本,可是可貞還是很高興。
騎馬,這可貞上輩子都是怨念事兒,這輩子,卻已然是滿足了她心願了。
而比起唸書識字,針線女紅來,這對可貞來說,意義又是不一樣,那種滿足感也是無法言喻。
下了馬,其實可貞大腿小腿胳膊都已是很酸了,大腿上可能還有些磨破皮了,手上因為一直緊緊握著韁繩,也起了兩顆水泡,可是可貞卻並沒有覺著疼,只是覺著整個人都很亢奮。
又想著,自家東面跨院是南北走向長條形院落,足有十多丈長。雖然被隔開了,不過就算跨不過門檻,自己能跑馬也有七八丈長,說不得,回家之後也能練。登時,越發高興起來了。
一晚上,要不是怕打擾林氏白氏,可貞說不得又要哼歌了。即便如此,她腦子裡也滿是鳳凰傳奇歌。
大青山住了兩夜,第三天一大早,眾人就收拾物什,準備回家了。
比起來時,走時候又多了一車野味兒。
又因著都是自己採摘,眾人都很得瑟。
沒有直接回家,而是決定拐個彎,先去了趟小青山茶園。
比起來時,白氏加了馬速,已經不陪著林氏眾人馬車“慢慢”走了。
不過每回跑了一段路後,又會跑回來看看林氏,和她說說話。
這麼來來回回折騰了好幾次,可貞騎術也慢慢嫻熟起來了。
等到了小青山,不用白氏抱,可貞就自己翻身下了馬,登時搖頭晃腦得瑟不行。
不過,也引來了林氏驚呼。
再三保證自己以後再也不做這樣危險事兒之後,林氏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