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氏笑道。
“自然了,要不怎麼會浮頭呢!”可貞努了努嘴道。
上輩子一般養魚養蟹尤其是養蝦。增氧機已經是很普遍不可或缺裝置了。可是這裡這時候,貌似是還沒意識到這事兒。
可是到了高溫天,沒有增氧機。實是件很危險事兒。
“蘊兒放了多少魚蝦蟹下去?”白氏見可貞一本正經樣子,好笑不已,又問道。
“扣蟹是六百隻,抱卵蝦是半斤,魚是三兩到半斤左右一共五十尾。”可貞數著手指頭一一告訴白氏知道。
“那能收益多少?”光聽這個。白氏真是一頭霧水,所以還是直接些好了。
“我和黃管事大致估算過,如果所有事兒都順順遂遂,不出意外話,差不多能產稻穀兩擔半左右,蝦二十斤左右。螃蟹五十斤左右,魚麼也是五十斤左右。”說著又笑道,“如此一來。稻穀能收益二兩銀子左右,螃蟹是二兩五錢。至於魚蝦話,這是可以一年養到頭,所以暫且還算不出個所以然來。”
“那不管怎麼樣,刨開飼料種苗這些。收益也不少。”白氏稍稍算了算,眼睛也亮了。
“要是料理好。差不多能翻個兩三番吧!”可貞眼睛也很亮,這樣收益,也是她之前不曾想到過。
“我看著那老王家倒是肯花功夫花心思。”聽到可貞說料理好,林氏真是有感而發。
她看過黃管事給可貞帶來一張表格,上面滿是記錄,餵了多少食什麼時候喂喂什麼喂哪裡,什麼時候換水,什麼時候撈蛙卵,什麼時候添減水草,什麼時候燻藥,都做了詳細記錄,實也是讓她大開眼界。
可貞連連點頭,“王師傅家人確實不錯,自家那麼多田呢,也能對這兩畝地這麼用心,實是不容易了。”
“又不是傻,看到這樣收益,怎麼可能不下力氣心思好好打點呢!”白氏倒是不以為然。
可貞抿了抿嘴,沒有說什麼。
這話自然也是不錯。可是上輩子,可貞也著實見過不少人家養魚養蟹,根本就是看天吃飯,別說動腦子了,就是動動手都懶,純粹是看天吃飯,養到什麼樣就這麼樣,因為還要出去打麻將呢!
當然,話要兩頭說,像王師傅家這樣勤勤懇懇,勞心勞力人家也是不少。
可貞白氏都來過施家蕩,林氏卻是頭一回,可貞便一直給林氏指著外頭村落和水蕩,告訴她這是哪裡那是哪裡。
林氏雖並不太感興趣,可因為是可貞說,所以還是聽得津津有味。
馬車一徑進了施家蕩,因著早已說好了,里長兩口子已是候著了。里長家籬笆院裡,莊嬤嬤帶著鶯時幾人下了車,去里長老婆已是收拾好了屋子裡一陣忙活,才過來請白氏三人下車。
“這時候蝨子多著呢,沾染上一個就有罪受了。”白氏攙著可貞下了車,進了屋打量了一番,才坐了下來。
可貞一聽蝨子,立馬乖了起來了。
即便自來沒有見過,可那一年,一冬天小心翼翼真是記憶深刻。
黃管事讓人去田裡看看,看看王永生家有沒有人田裡。
王永生家雖是隔壁王家蕩人,可因著田地就施家蕩附近,而王永生正帶著兩個兒子田裡打水,所以去找人一找就找到了。
因著都是田埂小道,馬車不能走,可貞一手攙著白氏一手攙著林氏,跟著黃管事一徑到了田裡。
看了看腳上厚底粗布布鞋,可貞很得瑟,幸好早做號準備了。否則若是穿了繡花鞋來,早就沒個樣子了。
不過很,可貞就沒工夫得瑟了,看著眼前兩畝地溝塘水道,兩隻眼睛已是不夠使了。
雖然這圖紙都是可貞親手畫,也早腦子裡構想過成千上萬遍了,可當看到實物時候,還是覺著和自己想象不大一樣。
倒不是旁不一樣,而是這勃勃生機景象是自己所不曾想到過。
青綠整齊排列秧苗,清澈見底溝塘,沒有水草水面,完全可以看到溝底或是停駐或是活動著魚蟹。水面上,零星有魚蝦覓食,泛起層層漣漪。
讓人看了,打心底歡喜。
可貞等人到來時候,溝塘里正進水。
可貞看了會子就知道王永生是完全按照黃管事囑咐行事。
之前可貞和黃管事商量,不同時期,換水時間換水量都是有規定。
現一看,王永生還特特拿竹竿做了量器,上面刻好尺寸,做了標記插溝塘中央,就知道他有多認真了。
可貞點了點頭,又看了看幾處水草。養蟹養蝦都得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