繃。
鍾無雙真正做到了,令司馬宣退至後苑時,心無憂慮。出至朝堂時,心平氣和無所畏懼。
便是原本對她頗為不滿的朝臣們,在見了鍾無雙並未恃寵而驕,除了獨霸後苑,並無做出有違綱常之事。司馬宣雖然獨寵此婦,便在政事上,仍是兢兢業業,並未怠慢國事。慢慢地,那些原本反對的聲音,也慢慢弱了下去。
這一日夜裡,司馬宣正挑燈夜讀,而鍾無雙則背靠著他,一本正經地修理著自己長長的指甲。
修著修著,她向後一仰,直接把他的背,當成靠墊一倚。
這個習慣,是這幾天養成的。身為君王的司馬宣何時被人這般待過,初時自然不適。他先是斥喝了幾次,都沒有效果後,他也懶得開口了。
像現在這般,他眉頭皺了皺,最終卻只是撫上額頭,無奈地嘆息一聲。
這個婦人,一日比一日膽大,他退一寸,她就一定會進兩寸。可最讓他無奈的是,隱隱中,他感覺到自己不但在縱容她,而且,還在享受著她的這種為所欲為的行為。
從出生以來,他便是先王極為看重的公子。這些年來,他何曾遇到過這樣一個人?以一種無賴的,嬌憨的,卻又執意的姿態,逼著他來縱容,嬌寵,卻又甘之如飴?
鍾無雙修完指甲後,把那青銅刀朝几上一扔,她轉過身來,就這麼從背後摟著他,朝著他的耳中吹出一口溫熱的香氣後,嬌聲說道:“夫主,時已不早了。”
司馬宣沒有理她,他把帛書翻到另一面。
鍾無雙卻也不催,她便這般吊著他的頸,撒嬌地把臉在他的後頸摩挲。現如今,每當時間一到,她便用這招逼著司馬宣放下手中之事安睡,且百試不爽。
每逢此時,再過上一刻鐘,司馬宣便會慢條斯理地把帛書卷起,收好,放進牛皮縫製的小袋中。然後,他右手一伸,把鍾無雙攔腰抱起,朝著床榻走去。
因為有了鍾無雙這個婦人相伴在側,這個冬天,司馬宣沒有感覺到往年的寒冷,反而每日如沐春風。
轉眼春至。
司馬宣開始變得忙碌起來。
便是鍾無雙,也利用自身那優於時人數千年的優勢,開始積極地幫助司馬宣,將北國打造成當世中最為強大的農業大國。
是以,每日隨著農官出入陌阡的她,反而比之司馬宣來,更為忙碌。
隨著大批農具的問世,在鍾無雙的指導下,北國的庶民百姓,開始利用這些新農具開展了大面積的農耕生產。隨著從人耕到牛耕的轉變,良田開墾的速度便明顯達到了質的飛躍。
早在司馬宣從邊城回來,與具公及一干朝臣研究之後,便決定採用鍾無雙集中開發,集中管理,集中灌溉的理念,對春耕之事做了妥當的佈置安排,一到開春之時,一切便如火如荼地進行得有條不紊。
整個北國,便給人一種新天新氣象之感。
阡陌之上,處處可見辛勤勞作的百姓,都城中,時時可見來來往往的食客。
這種新氣象,漸漸地自民間,傳遞至貴族階層。
隨著良田的面積日益擴大,隨著庶民對耕種的熱情不斷高漲,慢慢地,世家大族與朝臣們對鍾無雙的印象也在日益改觀。
他們終於認識到,這個想要獨霸後苑的婦人,其實也沒有他們想像中的那般不好。
起碼,北國因為這些農具的影響,一躍成為富甲天下的大國,累積財力的速度之快,是不容置疑的。當然,這些俱是婦人之功。
現在,要說他們還有對婦人不滿的地方,便是,婦人還不曾為皇上懷有子嗣。
司馬宣不娶他婦的態度已是如此堅決,現在,朝臣們唯有寄望鍾無雙能快快懷孕,為司馬氏多多產子了。
這一天,鍾無雙自阡陌歸來,司馬宣尚在議事。
她悄悄地走了進去,在司馬宣的身後坐下。
恰逢一個朝臣正在稟道:“稟皇上,上軍共有二十將,每將手下甲士二千。每一個甲士一月需用糧二十一斗”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司馬宣便打斷他的話,“直接說,上中下三軍,一共需備軍糧多少?”
那朝臣一愣,僵在當地。半晌他才訥訥地說道“這,這數目巨大,臣,臣需再算三天。”
就在這時,鍾無雙清脆溫柔的聲音從後面傳來,“以每個甲士一月需用糧二十一斗算,上中下三軍一日需用糧二萬八千鬥,一月需用糧八十四萬鬥。”
眾人同時怔住了。
這一刻,殿中安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