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園中,耿精靈和龍敖聽到這事情後,皆是微笑。耿精靈心裡鬆了口氣,看來龍敖說的也對,這事情就是她和弘參不說,弘策也會有別的辦法知道。
弘策畢竟活了兩世,而上一世又看著大清是如何的滅亡,見證了現代是如何的欣欣向榮,還有和平,對於一些常識他不可能不知道。
弘策作出一系列的應急工作後,耿精靈就更不管了。只有在身後看著事態的發展。寧夏將要發生地震之事,耿精靈還是十分的關注的,而且有了龍敖這個神存在之後,只要一面牆,龍敖就可以讓她看到整個大清發生的事情,甚至其它的國家,她都能看到。
創世神果然非一般,耿精靈心有嚮往。在圓明園沒事做,耿精靈便對著一面牆,就像看電視一樣,看著每個地方的動態。彷彿看故事一樣。
守在外面的巧玲和巧雲,相互看了一眼,都有些擔心。皇太后思念著先皇,自一到圓明園後,便很快出來,就是她們侍候的人,也很難見到皇太后。
如今她們只負責送菜,負責守門,什麼事都不用做了。剛開始巧玲和巧雲心裡非常的擔心。可漸漸的也安了心了,耿精靈每天都會和她們早晚見一面,知道耿精靈安全,身體沒有什麼問題,她們也鬆了口氣。
只是她們不知道的是,耿精靈住的地方早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就是圓明園的書房裡。被龍敖大手一揮,成了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裡面是非常現代化的家居模式,相當的高科技,在裡面有吃有喝,有玩有用的,閒時還可以散散心,逛逛花園等等。
不過耿精靈也不是不出來,到了傍晚的時候。她和龍敖還是出來走走的,到底圓明園處處美景,確實是個美不勝收的地方。
耿精靈到了圓明園後,那完全就是來享受和度假的。
很快弘策的旨意到了寧夏等地,軍隊收到皇命,也火速地安排著百姓遷移。當然有很多的百姓受到影響。並不願意配合,但到底也跟軍隊鬥不過,還是認命的離開。
但大多的人離開的時候哭著喊著,悲傷萬分的,畢竟這是生養他們之地,要他們離開這生養幾十年的地方,他們並不願意的。
再說了,什麼危險,又沒有發生,他們並不信。可以說,弘策旨意進行的並不順,因著白蓮教,還有寧夏民族煽動的力量,不少百姓紛紛反抗的,要不是弘策派了大量的軍隊,強行讓他們撤離,百姓還不願意。
當然有些人離開了,但還有部分人死守著家園,不願離開的,最後軍隊也不再強求,那些寧願死也不離開的人。
弘曆得知此事之後,心中一頓,這弘策果然是生來和他作對的,他原也安排好一切了,等著寧夏大地震之後,為自己打算的。
哪想著弘策又先他一步,讓他一切的計劃胎死腹中,這個時候,弘曆也只能密信給母族舅舅鈕鈷録氏的弟弟,把弘策的旨意傳達,讓他火速趕往寧夏參加遷移之事。
雖說是新上任的知府,但旨意早下達,拖字看來是行不能的,若晚了,解釋不清還得遭殃。
弘曆總覺得弘策不會那麼輕易地放過他,所以總想著弘策會不會藉著寧夏的事,對鈕鈷録氏出手,砍了他的左臂右膀。
不過他真的想多了,弘策這個時候根本就沒有想過弘曆,他一心對寧夏救援工作,又對著其它地方也安排一番,加大力度對地方的掌握,就怕有些的官員,怕事,瞞上不敢報了。
而且耿精衛和耿旭陽已經分頭去查著白蓮教之事,耿精衛被臨時任命趕往了寧夏作救援工作。
為了證明弘策的錯誤,一些反對分子都留了下來,軍隊畢竟是有限的,再者若民眾真的以死相逼,他們也不可能把人逼急了或殺了。
面對暴動的民眾,這一份工作是非常的難的,特別是百姓並不信任朝廷,再者地震沒來,這些子無虛有的事情,他們根本無法相信。甚至寧夏少數民族甚至還以為朝廷要對付他們,紛紛起兵反抗,他們本來就對朝廷有誤會和不信任了,這個時候更是不配合。
大家都怕死,這些軍隊們在收到旨意時,就是不信,但也是火速地護百姓離開的。耿精衛並不同意軍隊與一些不願意離開的百姓過多的磨合了,畢竟人數太多了,要遷移整個寧夏府,那是一件大工程之事。再說了,不止是寧夏府,包括寧夏府周邊的地區,他們也儘量勸離。
耿精衛一到寧夏便命軍隊先統計好人口,從寧夏府那裡也拿出了戶籍冊,心中寧夏百姓也有了個大概的數量。
收好這些戶籍冊。耿精衛便安排著百姓的遷移工作,他本來就比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