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也抹不掉,再加上也會寒了宗室的心。
“是他們逼我的,本王也不想這樣,走上這條路,本王已經不懼怕什麼了。不成功便成仁,史書都是勝利者寫的,只要本王奪回皇位,他們還不是乖乖地匍到本王的腳下。待這次事成之後,本王會到祖宗面前領罪,但本王不會後悔。”
弘皙喃喃道,他沒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只要能拿回皇位,能用的方法他都會用上,成功了便是好計,他可不會在乎其它的。
他不會像他的阿瑪一樣,太過仁慈,太過孝順了,才讓皇瑪法棄之,也讓這些兄弟欺到他頭上。
皇位本該是皇阿瑪的,本該是他的,他才是皇太孫,愛新覺羅氏玄燁的嫡脈。這好在弘策沒有聽到,不過就是聽不到弘皙的心裡話,又何嘗不知道弘皙的這種心理。
清朝一夫多妻多妾制,弘皙的生母是廢太子允礽的側福晉李氏,而廢太子妃無子,李氏生的長子早夭,弘皙便是廢太子的長子,再加上側福晉在清朝來講並不算妾,類似平妻,是有婚禮,是娶不是納的,地位只略低於正妻半級。
所以弘皙是廢太子的嫡脈,可弘策也是胤禛的嫡脈,弘暉是胤禛實打實的嫡子,但弘策是嫡脈也是事實,再加上耿精靈後來被封了皇后,弘策的出身比弘暉低些,但也並不是庶出的。
只是弘皙的理解便是為父報不平,畢竟他的阿瑪廢太子是嫡脈,而這皇位本就是他阿瑪的,要不是胤禛詭計多端,踩著他阿瑪上位,他阿瑪也不會被廢了。
對於皇位還有論嫡庶的事情,是重要也是不重要,但歷來有多少個嫡皇子坐上皇位的,有多少個皇帝是真的嫡子,而歷史上太子上位的更是少,被廢的太子也不少。只要坐上了皇位,誰還管什麼嫡庶,正統不正統,比起這些,皇帝之位更誘人。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立場和想法,經歷了上一世九龍奪嫡的弘策,以前何嘗沒怨過自己不是嫡脈。
不過成王敗寇,強者為尊,皇位他坐著,弘皙若有本事就來拿,但也要承受的起後果。
“皇上,懷郡王那裡。”
“如了他的願,便讓他們進來吧,但要注意控制人數。”
弘策坐在龍椅上安排著,儘管在別人看來有些冒險,但他還是放水了。
第一千零二章投毒
和親王府內,雅爾江阿心中惴惴不安,他是宗令,這宗世裡誰沒來他自然一眼就清楚了。
便是果親王允禮都來了,可莊親王允祿不見人影,雅爾江阿和允祿、允禮的交情還不錯,而今天太多的事情讓雅爾江阿忙著,倒也忽略了允祿了。
“十七,十六人呢。”在私下裡,雅爾江阿便是以排行稱呼著允祿和允禮的,所以倒低著頭問著允禮。
別說雅爾江阿,便是允禮也是頻頻的皺眉頭,這一晚,他一直在找允祿,人也早派出去了,可是一直都沒有見到人回。而皇太后剛剛的話也讓允禮提了心,不知道怎麼是好,但又不能讓大家知道允祿不在。
這回聽到了雅爾江阿私下問,允禮輕搖了搖頭,神情也是很為難。
他不是不知道允祿對弘皙多有照顧,但允祿該不會犯傻吧,畢竟現在的皇上登基四年了,如今的大清可以稱的上是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便是有一些事情,但皇上都能很好的處理了。
弘皙那人,雖然也是他的侄兒,但允禮並不看好,再加上如今大清好好的,還爭什麼,安安份份地當個宗世,皇上也不會為難。
而到了現在。允禮要還不知道弘曕是誰的孩子,那便是傻的了。那天的事情,他雖然想不出所以然,也記不清。但弘曕慢慢長大,允禮也想隱約是察覺出了些問題,那便是弘曕是他的親生孩子。
也因著這件事,允禮對胤禛心中是感激的,畢竟對於弘曕的處理,胤禛有很多的方法,但卻過繼給了自己。
因著康熙的兒子眾多,后妃更不少,允禮的生母並不得寵。但卻幸運地生下了允禮,當然也是跟密妃報成團有關。在宮中,密妃和勤妃關係好。允禮小允祿兩歲,從小一起玩,一起長大,關係也是最好的。
這麼多的兄長中,允禮和允祿最懼怕的便是胤禛,甚至在年少的時候,有些討厭,而慢慢長大的時候,便才知道,胤禛這個四哥。看似無情卻有情的。其它的兄長雖然也對他們表示著關愛。但因著同父不同母。與其說對兄弟愛護,不如說拉攏更貼切一些。
他們的四哥。為人嚴肅又刻板,又愛說教,像個老頭一樣,在他們的印象中,比上書房的師傅還要哆嗦,所以他們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