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9部分

他要奪位,自然不可能還會把胤禛這一支給供起來的,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的道理他還是懂的,老八就沒想著要留活的,幾個主要的人終身監禁,其它的陪葬就行了。

“你八哥我也不想等,只是這一回,我們得準備的萬無一失才行。”老八看著老九和老十道,見他們想說話,又道:“九弟、十弟,這也許是我們最後一次的拼博了,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眼下的情形也容不得我們再折騰了。”老八淡淡地道,話裡帶著不容抗拒的意味。

老九和老十皆沉默,是啊,他們還能折騰多久,若是這一次失敗了,以胤禛剛上臺的鐵血,後果就不是他們願意想的。

“所以我們得細細謀劃,一環扣一環,再不能冒失了。”

這是老八、老九和老十三個人共同的認知,他們並不認為這次如果失敗了,胤禛會留著他們,所以沒有萬全的把握,他們不能輕舉妄動。

胤禛剛上臺,定是一心想作出政績吧,老八嘴角勾出了一抹笑,和老九、老十散去後,便坐到書案前,把雍正上位後將要做出的功績憑著記憶,大致的羅列出來。

這些便是胤禛今年要做的吧,老八看著自己寫出來的東西,默過一遍再熟記後便立即燒掉。

雖然現在是他寫出來的,但他也不希望這紙傳出去了,到時候落在胤禛的手中,又得平白做嫁衣,他才不做這樣的事。

而皇宮中,胤禛把張廷玉幾個大臣召至御書房,談了整整一夜,便整了一堆資料出來。雖然一晚上沒睡,但是看著手上的資料,這是研究出來的結果,胤禛心中是喜悅異常的。

正值早朝,乾清宮的大殿上又是一片的恢宏,朝臣們都聚集在大殿上,感覺著今天他們的帝王好似多了些人該有的正常溫度,個個都鬆了口氣。

老八自然也打聽了宮中的情況,有些猜到胤禛今早想說什麼了,於是早早就站了出來。

“皇上,臣弟有事啟奏。”老八直立立地站了出來。

“廉親王有何事上奏。”胤禛今天的心情很好,所以說話的聲音並沒有往常那般的冷硬。

就等這一句,老八垂著眼,勾著唇角,緩緩道:“此事不是臣弟份內之事,只是臣弟昨晚臨時想起的。”

大家都相互看了看,不明白,所以都在等著老八發言。老八管著理藩院,相當於外交之事,不是他份內的工作,又是何事呢,廉親王又要出什麼點子了。

弘策和弘參相視一眼,也是閃著疑惑,就聽到胤禩道:“如今現在農民負稅重,為減輕農民的負擔,讓大清的百姓在清朝廷的統治下安居樂業。臣弟於康熙五十一年提出過以人丁數作為以後徵收丁銀的標準,把丁銀固定下來,以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為攤丁入地創造了條件。只是此法並沒有在大清得到全面的推廣執行,臣弟懇請皇上在各省普遍推行攤丁入畝,廢除人頭稅。”

胤禩一說完,胤禛那邊久久沒有說話,直直地望著胤禩,而胤禩也並不懼怕,目光迎上了胤禛,電光火石間,他們都看到了對方的戰意。

張廷玉幾個人跟著胤禛熬夜苦思冥想的老臣們可是叫苦不迭,這是攤上什麼事了,為什麼他們辛苦想了一夜的成果,居然被八爺給提出來了。

八爺是在康熙時期提出過,但卻並不是攤丁入畝,也沒有說過廢除人頭稅,只是為了減輕大清的負擔,只是提出人丁數作為徵收丁稅的固定丁數,以後新增人丁,不再加收丁稅

難道他們之間出現在叛徒,張廷玉幾個你望我我望你,再看向胤禛的時候都心裡都膽寒,怕胤禛懷疑上他們。

這個時候弘策和弘參也知道老八在幹嘛了,腦裡對老八的評價只有兩個字那就是無恥,你要聰明,他們都沒有意見,可你這是仗著熟悉康熙、雍正的那一點歷史,搶胤禛的功勞。

這個時候別提胤禛有多不爽了,就算是老八真的想出來的,但跟他想的一樣,胤禛心裡還是不舒服的。看了一下張廷玉幾個,大家面色都帶著驚訝之色,胤禛想著他們一出御書房便到這裡來,也沒有可能和老八湊到一塊去。

“廉親王提出的建議不錯,朕昨晚與張大人幾人在御書房也是討論著此事,廉親王此法與朕所想不謀而合,果然兄弟同心。”胤禛看著老八語氣帶著讚賞地道,又問著張廷玉道:“張愛卿,這事朕交由你去執行,現在你把昨夜的成果再詳細地與眾卿說說。”

張廷玉立馬精神了,看也不看老八,恭敬地對著胤禛施了施禮,又帶出了昨夜的草稿,便當著大家的面詳細地說出來。

胤禩微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