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個意思,戀戀不捨嘰咕叫上一陣子後,順著海流逐波走了。俞有福這回總算大開眼界,說丁文馴魚手段不同凡響,以後可要經常來巖嶼指教。
其實從俞有福家的裝修看來,他們在魚排養殖上應該大有斬獲,與自己使用青木戒投機取巧不同,這些養魚人的實際經驗必定豐富。
到了當地派出所查詢,七個死者均有人認領,丁文忐忑的心終安定,卻發覺手心捏了一把汗。眼看天色不早,俞有福挽留丁文去巖嶼島暫住一晚,其情殷殷,丁文接受這個邀請。
俞家殷實,當丁文是貴客,晚餐甚為豐盛,俞有福召來叔伯和弟弟坐陪。
見丁文攜來兩小壇青紅酒為客禮,俞有福很高興,說大家平日都禁酒,怕是酒後去魚排不慎落水,所以家裡很少備酒,丁師傅這酒解了他燃眉之急。
俞家魚排養殖有烏魚和黃魚,這回煮起烏魚湯,湯濃而味鮮,與常知偉的手藝有所迥異,另具漁家特色。而蠔油小黃魚似乎更勝籌,丁文夾一片在嘴裡細細咀嚼,不禁交口稱讚俞家的嫂子手藝好。
俞有福問丁文,這魚比桑家塢養殖場的如何?
不可比。巖嶼四周潮深,且多為活水,魚排養殖出來的魚多些清味、少了土腥,魚肉不夠緊就是;桑家塢養殖場潮淺,島上多有海鳥捕食,魚兒多份野性。
“魚跳過盆”正說明桑家塢養殖場的魚野性十足。
俞有福內行,可聽出裡邊的門道,桑家塢養殖場出產的魚比擬、甚至超過野外,這正是養魚人所孜孜以求的,人工馴養大黃魚的價格與天然的有著雲泥之差。但這是沒辦法的事,採取何種養殖方式,環境就侷限魚兒本身品質,有利必有弊。
俞有福和丁文在談魚,俞有祿與他的大伯、三叔等人在論酒。
窖在青木戒裡的青紅酒,其酒色、味道與眾不同,很好入口。如果稍微溫一下,酒的口感就更綿更醇香。俞有祿對酒有點見識,啜上一口後,要他的大伯、三叔等人小口些,慢點嚥下,別豬八戒吃人參果,啥個味道也不知,糟蹋了這原漿酒。
俞有福向弟弟瞪去了一眼,又朝丁文歉意地笑了笑。俞有祿卻說哥你別不服氣,丁師傅養出的大黃魚有青紅裡那股說不出的滋味,不信的話可以嚐嚐。俞有福將信將疑,端起瓷碗喝上一口,嚥下了酒,還吧唧有聲,方才點了點頭。
“去年特意買回一條大黃魚嚐嚐,也是這麼做魚湯,我哥吃後在魚排上嘮了一整天,還說一定要去桑家塢取經,今日恰好丁師傅這個能人,看沒把他高興得不過,我們魚排裡的魚也不錯,每季都脫銷,就是價格不夠理想,丁師傅這餌料是不是有什麼秘方啊?”
“是有些特別,桑家塢已經在建魚料加工廠,本來不外銷,對你們的魚場可破例,我的建議在售魚的前十五天喂上,到時你們可試試效果。”
家宴散後,丁文不在俞家住下,回到了快艇。
朗月高懸蒼穹,灑下銀光;波浪輕吻岸礁,搖盪了快艇。獨坐舟首,晚風輕拂,一罈青紅在旁,不時灌上一兩口。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藍子,你到底在哪裡?我找你找得好辛苦。”
月色下,撩人思念不期而臨。有時如野草狂長,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有時如這壇青紅,飲者綿綿醇醇,不知已醉人。
第二百二章長痛短痛
從巖嶼島歸來,復潛入大巷找尋,依舊無所得。
失望之餘,卻聽母親打來電話說300多畝已整好灘,該回去看看。
自藍子失蹤,沒再好好看一看新村。
由於無瓣海桑長勢良好,一千多畝的近岸灘塗成片綠意。聽母親說才曉得,鎮裡讓村委無償再劃出近萬畝做為二期試驗田,鄉親們希望能把對岸的蘆葦蕩移植過來,因此又夠莫有棟他們忙的。
“拿出一棟別墅先獎勵給譚虹和牛軍吧,他們需要一段時間裝修。”
“不急,莫教授家的閨女正跟派出所姓林的警官談,怕到時又難做。”
丁文沒聽從母親的建議,讓楚婉玉著手去辦。
無瓣海桑成活,功德莫大,除開淡水的因素外,與莫有棟每日辛勞分不開,而且牛軍與譚虹均有意紮根於新村,何樂而不為呢?至於林雪芹,只要她也有這個意願,到時再考慮不遲。
一座橋,使去往與前山的路變成坦途,新村可利用的土地面積一下子擴充套件很多。有人又盯上前山,可惜前山早被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