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部分

稀罕的。

那時候,李雨薇還很小,還沒有那麼深刻的體會和感受去理解徐爺爺對徐奶奶的那種深情,她只是單純的覺得,徐爺爺喜歡,她也喜歡。

後來,她悄悄的找到了市內很有名的秦腔老師,每天放學去那個老師家裡求她,連續兩個月,那個老師才終於答應了她,每晚教她一小時唱戲的請求。

她記得很清楚,她們的第一齣戲,是《三孃教子》,那場戲沒有大段大段的武打,不用考驗演員的身段靈活和武術功底,只需要,用功,勤練,嗓子好,真情實感,就有可能會唱好。

三孃教子,改革開放初期,是被國家明令禁止在公共場所演出的,因為有宣導寡婦不再嫁,二房獨自帶大大老婆孩子,孩子調皮不懂反哺之類的封建傳統思想,在國家改革初期,提倡民風開化的那個年代,是不被允許演出的。

後來,當人民的思想漸漸開化成型,越來越成熟,三孃教子這樣的經典之作,才再一次搬上了大熒幕,小熒屏。

李雨薇記得,當年那個老師把五六個不需要武打功底,只要練嗓子就可以學會的本子拿來給李雨薇看,李雨薇獨獨選了這本,《三孃教子》。

在她看來,老公死了,大老婆死了,家道中落,三娘靠著給人織布不圖回報教導大老婆留下來的孩子,其實跟徐爺爺把她帶在身邊教導成人是一樣的道理,他們都是很無私的人。

所以,她要學習的不僅僅是一齣戲,而是,透過一齣戲表達給徐爺爺的感恩和愛意,透過這樣的一齣戲,想要徐爺爺開心的單純心意!

李雨薇花費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不止學會了三娘教導調皮孩子的大段演唱,還一人分飾三角,既唱會了三娘,也學會了唱調皮孩子和老管家的那一出。

李雨薇永遠也忘不了,當她學會唱《三孃教子》,她開開心心的跑回家,放下書包,把教她唱戲的老師送給她的配樂卡帶放進收音機。

而後去廚房把正在忙碌做飯的徐爺爺拉到客廳的沙發讓他坐下,她把自己唱會的精髓片段唱出來的那一刻,徐爺爺感動欣慰的樣子。

她也永遠忘不了,徐爺爺當時拉著她的手,眼光淚花點點,連連誇讚她是個好孩子的場景。

那樣的經歷,是李雨薇這輩子都要珍藏的,寶貴的,永遠溫暖和熨貼自己靈魂的美好的經歷。

那些過往,就像是岩石上一道深深的刻痕,留在了李雨薇的心上,永遠也無法忘懷。

“你,果然是雞賊哦!”

李雨薇望著眼前漂亮的大劇院,想起徐爺爺,一瞬間感動的無法適從,她只能選擇用跟平常無二的戲謔語氣面對江睿臣,才不至於讓自己感情崩潰,情緒太過於激烈。

想來,李雨薇在c市生活了十幾年,也許是沒有刻意打聽,也許是自己沒有了當年的心思,她當真不知道這裡有個這麼漂亮的戲曲研究院。

而今,無可厚非,江睿臣帶她過來,類似擊中靶心的飛鏢,他的行為,正中她柔軟的心臟。

江睿臣拖著李雨薇的肩膀往前走,微微挑眉,道:“只是想要你高興才會帶你來的,你可別真哭給我看,嗯?!”

江睿臣在方才李雨薇思緒亂飄的時候,只安靜的陪著,給了她約莫十分鐘的適應時間,看她情緒恢復,他這才跟她正常的聊起天。

關於他一開始說的,她會感動的淚流滿面的話,自然只是誇張的營造氣氛。

事實上,他可是一點兒也不想要看見她的眼淚,哪怕是因為激動、感動,都不行,他帶她來這邊,目地很單純,因為他知道,她會喜歡。

江睿臣猜的、說的,全部都沒有錯,李雨薇的確很喜歡這裡,除了喜歡這棟巍峨的建築物,她更喜歡,秦腔本身的韻味和魅力。

小時候學習,自然是為了讓徐爺爺開心,可後來,她斷斷續續的又跟著黃桂英老師學習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戲曲,自然,是有些真心喜歡上了這種演出的藝術。

只是後來,不同的生活環境,因為知道沒有人會喜歡聽她唱,所以,自己曾經吃苦學到的,唱腔拿捏得當的本事,也就漸漸的生疏了,甚至,刻意被她遺忘在角落,許多年不曾提起!

李雨薇“哼”一聲,對江睿臣的敏銳觀察力實在是無可奈何,只對他道:“算你聰明!”

江睿臣失笑,心想,那是自然,她可是他的女神誒,他現下的所作所為,一定是基於讓她開心的基礎上,才會一步一步決定接下來的套路的啊!

今兒戲曲研究院的演出劇目是《斬黃袍》,不能說是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