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9部分

李老夫人此時看著圍過來的工人,隨後舉起了貢墨牌子:“這些年,李墨風風雨雨,起起落落,但老身唯一感激的是眾位,在李墨遇到困難,在李墨沉寂蕭條之即,依然對李墨不離不棄,依然兢兢業業的支撐著李墨,所以,今日的勝利均是大家的功勞,老身在這裡感謝大家。”

李老夫人說到這裡,捧著貢墨牌子衝著大家揖了一禮。

“老夫人太客氣了,這可擔不起,咱們這些人哪家沒有得到李家的恩惠,哪家不是依靠著李家而生存,咱們早就是李墨的一份子了,做的也都是應當應份的事情。”立刻的,幾個老工人連連拱手道。

“好。就不多說,不過,這牌子今天還不能掛,要掛也要到鬥墨結束後再掛。”這時李老夫人又道。

聽到李老夫人這麼說。眾人原先的興奮都減了幾分,臉上又不由的帶著一點擔憂。

本來得到貢墨權是高興的,可偏偏一紙聖旨,李家這又攤上了跟倭人鬥墨的差事。

雖然,眾人不信李墨會輸給倭人,但老話不也有一句。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這萬一要是出了點差錯,天家那心思可太難測了。

唉,李家這是得了貢墨也不得安生啊。

隨後眾人散去,貞娘扶著自家爺爺同七祖母一起進了墨坊。邵老管家已經搭好了香案,又點了香,然後把貢墨的牌子和那聖旨供了起來。

隨後眾人坐下。

各管事自是恭喜東家得了貢墨權。之後,卻又商量起了接下來鬥墨的事情。

貞娘拿出一疊子資料,全是南京連吉英松跟人鬥墨的事情,其中自也有不少墨師分析倭墨的特性。

首先質地很輕,說明煙細膠輕。第二,聞起來馨香撲鼻,再加上研墨無聲,墨汁清透,如此等等,都是最佳墨的表現。而書寫起來,其墨彩非常亮眼,同樣的雨溼筆墨而不化。而最大的一個特點,卻是夜色間不掌燈,亦能看清字跡。

“可是摻了夜明珠粉?”聽得貞娘介紹倭人墨夜間能看清字跡,七祖母便問道。

“七奶奶,資料上說,南京墨務司以及咱家,田家,和程家在南京的幾個墨師共同研究。發現那墨裡並沒有摻夜明珠粉,之所以能夠在夜間看清字跡,應該是千年松的原因。”貞娘道,千年松的松煙,油脂很重。再加上時間的沉甸,光澤內蘊,而到得夜間,內蘊的光澤外吐,自然將字跡勾勒了出來。

“可這千年松咱們到哪裡去找啊?”這時,一邊的邵管事一臉焦急的道,。

“我讓正言帶兩個墨師上黃山找去,我就不信了,整座山,就沒了千年松?”一邊景東叔寒著一張臉道。

聽得李景東這話,在坐的人都皺了眉頭,整個黃山峰巒疊嶂,裡面不知藏了多少奇松怪石,想來千年松總是有的,只是整個黃山雲海滾滾,更滿是懸崖峭壁,還有大蟲出沒其中,李家七房幾位叔伯都是為了找奇松而死在黃山的。

難不成,這悲劇又要重演?

“先不急,家裡還有兩壇五百年的松煙煤,我們可以先試試,再開出賞格,徽州墨坊多,別看一些小墨坊沒什麼人氣,但多是有些來歷的,哪家都有些鎮坊之寶,使不得先打聽打聽,到時,我李家傾家蕩產也再所不惜的。”這時,李老夫人道。

聽得李老夫人這麼說,眾人自也是點頭。其實說去黃山找也不過是一個安慰,留給李家的時間本就不多,而黃山那麼大,誰知道哪裡有千年松?這東西真是可遇不可求。

倒是貞娘,這會兒不由的想到了後世的黃山著名的迎客松,便有千年的歷史,當然,也許這個時候沒有,但七八百年的歷史也少不掉,有個七八百年曆史,憑著自己的點菸技術,弄了千年松的墨彩不成問題,她前世爬過幾次黃山,對於迎客松的位置也知道個大概,想來要找要容易的多。

只是在後世,迎客松幾乎成了黃山的象徵,她若真朝迎客松下手,那她豈不就成了黃山的罪人了,說實話,她真下不去手。

嗯,這個事情她還得斟酌兩天。先看看再說吧。

就在這時,一個夥計來報:“程三老爺子來了。”

“哦,快請。”李老夫人道,隨後大家便走到外面迎接。

程三老爺子不是一個人來的,還帶了兩個夥計,拉著一輛板車,板車上放著一個石臼和石杵。

那石臼和石杵石紋相合,顯然是取自一塊石頭上的。

“程老弟,你這是?”看到這石臼和石杵,李老掌櫃的隱隱一陣激動。

關於這副石臼和石杵,在徽州是有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