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還真有玄之又玄的奧妙。葉之然不禁向苦德請教:“大師,我常聽人說到‘真如’兩字,解釋卻是眾多,這‘真如’究竟作何解釋?”
苦德和尚慈眉善目地看他一眼,欣然說道:“小葉施主問得好,何謂真如?《解深密經》、《大乘起信論》、《華嚴經探玄記》都有相關的解釋,和尚覺得,所謂真如:真是真實不虛,如是如常不變,合真實不虛與如常不變二義,謂之真如。真如就是最最本來的東西,人活在世上,難免被誘惑亂了心xìng,能時刻保持住真如殊非易事。”
葉之然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沉思片刻說:“大師所言極是,生在紅塵,哪來真如?我剛進圓通殿前讀殿門的對聯‘五蘊xìng空觀自在,情yù皆滅現真如’,似在勸人放下一切,保持本來的真心。但世間凡人哪能如此?孔子說,‘飲食男女,人之大yù存焉。’飲食、男女是人類生存的必須,若都放下,何能延續?”
苦德和尚合什說道:“佛法求善,求自然,真如一說,意在叫人莫要拘泥於身外之物,提醒世人保持本心而已。只要戒貪yù,多行善,人人均可得證大道。”
(阿彌陀佛,苦德和尚祈求各位施主,愛護葉之然的健康成長,多投推薦票。善哉善哉。施主的援手是莫大的恩德。和尚還望施主收藏此書,將來一起得證真果。)
第六十節有因有果
葉之然不禁點頭說道:“大師這麼解釋,我是贊同的。凡人凡物,哪來絕對的超脫,人只要存有向善之心,即是得道。但我有一事向大師請教,孔子贊《周易》時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我卻是甚為不解。”
苦德和尚問:“何故?”
葉之然說:“佛說因果報應,都是自作自受,應由各人承當。既然如此,何以會累及子孫?”
苦德和尚深深地看葉之然一眼,說:“古來先賢,對積善積德論著頗豐,老子曾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意思是說,上天並沒有偏袒的心,只是一直保佑善人,行善之人,必將得到上天的賜予。這其實也是因果報應。何解?世人都是轉世輪迴的,積善的人家,上天安排輪迴時,已經將子孫種下了善因,今世的善因即是前世積的善果。所以,積善之家才有餘慶。”
葉之然恍然道:“原來輪迴也是一種因果,因果也會輪迴,大師所言有點深奧了。”
苦德和尚又說:“佛陀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輪迴,向來如此。小葉施主可知?和尚第一次見你面時即知你是行大善積大德之人,送你玉佩亦有借花送佛之意。”
葉之然訝然失笑,說:“大師何出此言,我一凡夫俗子,只在世間行走,少到寺廟之中。”
苦德和尚微微一笑,說道:“小葉施主看來不知道自己與佛有緣。”
葉之然望了一眼苦德和尚,心裡卻有些奇怪起來,和尚多次說自己有佛緣,難道還想把他引入空門,替他剃度不成?想到這裡,他不覺笑出聲來:“大師越說越玄,我倒要聽你說說我怎麼與佛有緣?”
苦德和尚一點也不著惱,繼續說道:“做善事,行善舉即是在修佛。修佛並不是要人遠離塵世進入淨土彼岸。將來小葉施主在官場上做益事,重民生就是在修官場中的佛緣,成就遠在和尚之上。這次在你危難之際,菩薩不就施法力與玉佩,替你免除了一個大劫?,須知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
葉之然笑道:“大師是說我現在做官也是在修佛?”
苦德和尚說道:“在和尚眼裡,官場、商場與佛門寺院沒什麼兩樣,你看看寺廟裡的香客,一步三叩地進來,所為何事?不外乎求得佛陀、菩薩保佑,助他解脫苦難,在和尚看來,還不如出門做幾件善事,積點yīn德更為有效。”
葉之然就說:“和尚這話說得別緻,沒有這些香客,和尚豈非都要餓死?”
苦德和尚合什說道:“阿彌陀佛,若是人人向善,這寺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和尚俗人無須分別了。”
葉之然哈哈一笑,說道:“這都是極端理想的想法,世間本無大同的,和尚就不要傷腦筋了。天sè已晚,我要下山去了,等有空再來和大師品茶。”
苦德和尚微微一笑,灑脫地站起身來,做了個禮佛的手勢,施施然和他告別。
葉之然離開寺門,一路下山,落rì的餘暉撒在西山的樹叢之間,歸鳥發出嘰嘰喳喳的歡叫。在這種世外桃源般的環境中,因停職檢查產生的一絲不快消失得無影無蹤。
又過了一rì,七rì一早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