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衛生等地方著手。”
楓寒軒點頭說道:“西疆是邊遠地區,交通比較落後,發展經濟應著眼於優先提高西疆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這個角度出發,特別要重視西疆的地方特產加工這一塊,西疆是我國葡萄、哈密瓜等水果產區,做好這些產品的深加工及銷售。對保護當地農民的積極性。提高經濟效益非常重要。”
“嗯,我會牢記您的指示,優先關注這方面工作的。”
“另外,要特別重視民族問題。民族團結關係到國家的穩定。關係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必須時刻放在心上。打擊恐怖主義必須和團結最廣大的少數民族人民結合起來。”
“請楓書~記放心,這是我毫不動搖的一個信念。”
到了東林寺外的廣場,楓寒軒撫今追昔。感慨道:“小葉,我還記得第一次上西山,你給我做導遊,介紹了東林寺的歷史,還介紹了這塊巨石背後那首詩的來歷,‘冀北江南事已非,禪機未了說戎機’是明初政治和尚姚廣孝寫的,對吧?”
“楓書~記記性好。”葉之然笑道:“那是我第一次認識高階領導,當時心情特別激動,想給您留下好印象,所以特別賣力。”
楓寒軒開玩笑道:“唔,時過境遷,現在沒這心情了吧?”
葉之然立定腳跟,正色道:“楓書~記,我的成長道路上到處留有您的印記,我的工作思路,執政理念,做人做事的原則都是您的一個縮影,您在心裡永遠具有最崇高的地位,無人可以取代。”
這話聽上去雖然有些肉麻,但其實說得非常客觀。楓寒軒自然瞭解這一點,論私人感情,他在葉之然心目中,也許比不上唐國強;但論政治影響力,遠遠超過唐國強,這一點楓寒軒非常自信。
“走吧,到了東林寺,總要去看看苦得和尚。”
走進東林寺,正巧看到慧空小和尚從廂房出來。慧空一見葉之然,唸了聲“阿彌陀佛”,激動地說道:“葉施主,師父唸叨幾次了,說你這幾天應該會來。”
葉之然一怔,這老和尚又在故弄玄虛了!見慧空神色悽悽,更加滿腹疑問。
“兩位施主,請吧。”慧空領路,將他們帶進廂房。
葉之然見到苦得和尚,心中就是一震。苦得和尚白眉依舊,但形容枯槁,一看即知已經即將油燈枯盡。
苦得和尚微微笑了一下,道:“楓施主,葉施主,和尚知道你們這兩天會來,一直在等你們。”
葉之然回頭看了看楓寒軒,對苦得和尚說道:“大師,莫非你真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苦得和尚微微一笑,說道:“世間萬事,兩個字都能總結,一個是‘緣’,一個是‘果’,有緣就有果,一切都是天定兩位施主,和尚陪你們去看看寺外的楓樹。”
東林寺外有幾十棵數百年的古楓樹,樹冠如傘。此時,片片楓葉已經被秋風吹紅,紅葉黃牆,是西山最美的一處景觀。
慧空攙扶著苦得和尚,緩步走到楓樹林。
走到楓樹林中,苦得和尚氣喘吁吁地說道:“楓施主,葉施主,你們看這楓葉,妝扮了西山,自己卻數百年孤獨在瑟瑟的風裡,在生命到了盡頭之後,又飄落地面,成為肥料肥沃這片土地。數百年來都是如此,保持著本來的顏色。塵世中的人們,又有幾個能始終秉持初衷,為他人謀福利?”
轉過頭來,掃視楓寒軒和葉之然一眼。
似乎話中有話。
葉之然感覺苦得和尚的眼神空空洞洞,卻似乎一直能看到他的心底。再見他已如風中殘燭,搖搖欲墜,隨時都可能熄滅,心中泛起一種難以名狀的東西,感嘆道:“苦得大師,你這一生一直在弘揚佛學,揚善抑惡,淨化人心,鼓勵窮苦百姓生的勇氣,活的希望,渡人無數,堪稱功德圓滿。”
楓寒軒也被苦得和尚的幾句話引起共鳴,說道:“大師一生為他人行善事。四方百姓才尊稱您為活菩薩在世,會永遠留在常嘉百姓的心裡。”
苦得和尚雙手合什,道:“阿彌陀佛,記得你們兩位第一次聯袂駕臨東林寺,和尚就說過一句話和尚在寺中修行,施主在官場修行,雖然修行的場所不同,卻是殊途同歸。何況和尚一個善念只能感動幾人,施主一個善念卻是活人無數。官場實是行大善舉的地方如今,你們兩位已經位居高位。一個善念一個善舉更能影響到成千上萬的百姓。一個貪念一個惡念則能損害千千萬萬人的利益。楓施主、葉施主,當以天下蒼生為念啊!多行善事,毋行惡事,則天下幸甚。百姓幸甚。”
苦得和尚似乎終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