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部分

看著快步走過來的葉之然。而葉之然人未到,笑容和眼神似乎已經到了黃瑜雯的心裡。這幅畫有點浪漫的意味,配上靜止的火車站,停靠著的火車,林茹真似乎在許多電影鏡頭中看到過同樣的場景。只不過男女主角換成了她熟悉的人。

如果前面幾幅畫都在講述黃瑜雯和葉之然的相識過程。那麼從這幅畫開始,畫的意境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透露出一絲朦朧的愛意。

第七幅畫,是黃瑜雯在楓樹林被毒蛇咬傷時的場面。一條小蛇正從她腳邊遊走,女子驚恐而大聲的呼喊,男子丟下包跑過來。

第八幅畫則有些曖昧。一個長眉的老和尚合什站立一旁,一個小沙彌正偷偷地回頭看黃瑜雯裸露的白嫩的小腿。再看黃瑜雯,她腳上的褲子已經被高高地捲起,葉之然正伏下頭用嘴吸她的傷口。畫面中,葉之然的嘴接觸到黃瑜雯的腿上時,黃瑜雯緊張的表情中帶著羞澀,目光卻是清澈明亮。

這是一幅有趣的畫:既記錄了搶救的過程,又巧妙地畫出了四個人四種表情。老和尚的超脫、小和尚的sè心、女子的嬌羞、男子的忘我。這幅畫的名字為“吸血療傷”。

林茹真從第一幅看到這一幅畫時,已經感悟到女兒心路歷程。德國作家歌德曾說:哪個男子不善鍾情?哪個女子不善懷chūn?青chūn一向就是愛情的代名詞。豈獨黃瑜雯為然?

這八幅畫串在一起,就是一個完整的初戀故事。清晰地描繪出女兒和葉之然從相識到相熟到產生愛戀的經過。從第一次見面時就懷有好感,到逐步加深好感,再到東林寺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林茹真嘆口氣,又翻開一頁。

翻開這頁的畫作時,她才看了一眼,就驚訝地“啊”了一聲,人也站了起來。

第157節楊纓要歸國了

第157節楊纓要歸國了

原來,這幅畫中,女兒正伏在葉之然的背上。葉之然則反手抱住了黃瑜雯的大腿,邁開大步往山下走,由於天氣熱,有大顆的汗珠從他臉上滑落。俯在葉之然背上的黃瑜雯滿臉的嬌羞之sè,情不自禁地用嘴唇吻在葉之然的頸脖處。葉之然似乎是吃了一驚,頭正迴轉過來。

一張黑白sè的鉛筆畫竟然如此傳神地畫出了兩人的神情和心態,讓母親深為歎服女兒的畫技。與此同時,又讓她心如撞鹿,砰砰亂跳。一向文靜自斂的女兒畫面中的舉止完全超出了母親的思維侷限。原來女兒對葉之然真的動心了!而她知道,像女兒這種一向視男人為無物的才女,一旦動心會是怎樣地死心塌地!母親為自己的發現所震驚,一種對葉之然無比的憤慨油然而生!

她覺得,女兒對葉之然的示愛,就像一個高貴的公主垂愛於一個僕人。僕人即使用全部的熱血和生命來回報公主,也是遠遠不足以報答公主恩澤的。

然而,這個僕人卻對另外一個女xìng發生了興趣!

這是一件多麼可恨可惱的荒唐事!

林茹真憤憤不平起來,既為女兒不值,又為女兒惋惜。良久她才深吸一口氣,壓制住胸口的鬱悶之氣,繼續往後面翻看下去。

第十幅畫的場景她就比較熟悉了。看畫面中的環境即知在常嘉醫院的特護病房。病房裡只有兩個人,躺在床上的黃瑜雯如風中飄落的花朵,憔悴中帶著一絲不安,雙目望著葉之然,臉上難掩擔憂的心情。而葉之然站在床邊,微微彎下腰,一隻手輕輕拉著床單,似在柔聲安慰病床上的女孩。

第十一幅畫標題為“楓哥評畫”,又是另外一種情景。

只見畫室中,葉之然手持一幅緩緩展開的長畫卷,微笑著進行點評,他的神情充滿讚賞和喜愛;身旁的黃瑜雯呢,在含笑聆聽,面對葉之然稱讚聲面露喜sè。這是一幅和諧的圖畫。畫中的兩個人物,男的帥氣十足,女的**秀麗。因為兩人都在觀畫之中,兩個頭都微微偏向對方,兩張臉幾乎貼在了一起。兩個人的笑容和眼神在畫中得到和諧完美的統一,就像一對脈脈含情的情侶,因彼此相互的欣賞而吸引在一起。濃濃的愛意透過紙背都能讓觀畫的人清晰地感覺得到。

世人比喻俊男美女時常用“就像從畫中走出來的人一樣”來形容,殊不知,畫裡的人物也是從現實中臨摹上去的。這張畫就是如此。

而在黃瑜雯美麗心情的刻畫下,畫面洋溢著的溫馨氣息,讓林茹真心情又是一變。

十一幅畫看完,母親的心裡對女兒是又愛又憐,對葉之然是又氣又惱。

十一幅畫就像一部電影,演繹著的是女兒黃瑜雯的情感劇。劇情的發展前半段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