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心中的抑鬱燒得發洩,面色沉浸地看著整個戰場,吩咐士兵們把敵人的屍體埋起來,帶上袍澤的屍體,打通了山谷,往金城趕去!
他現在就想盡快離開伏虎坡,”
連夜的趕路,讓張遼的內心終於又一次恢復了平靜,甚至讓他有種回到匈奴大草原的感覺。
天邊魚肚白剛露,張遼下令士兵停下來,就地休整一番。
就在張遼啃著隨身攜帶的乾糧之時,張俊來報,前方方悅正率軍趕來迎接!
張遼立即起身,前往相迎。
老遠的,方悅就衝張遼高聲吼道:“恭賀文遠凱旋而歸!”
張遼忙笑著上前相迎,剛要笑著寒暄一番,就發現,方悅身後有一員被捆成了粽子的敵將!
張遼對這員敵將還印象很深刻,因為此人的屁股上正插著一支羽箭!
,引催和婪稠著急忙慌地撤退,與他倆衝鋒時樣。都叭伍的最前頭。就連婪稠這個特殊傷號都是一馬當先。而此時的軍隊已毫無陣型可言,亂哄哄地跟著兩員主將的步伐,拼命往下面逃去。可李催的那聲大吼顯然沒有貫徹到全軍,還在下方計程車兵不明就裡,還以為快要攻下山坡了,奮力往上趕。於是,頭尾相撞,又值此要命的時刻,頓時又掀起一番混亂,人仰馬翻!馬撞人,人擠人,然後就看到一個個圓球狀物體向坡下滾去!還別說,這般撤退速度還快了不少!
本來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張遼卻是出聲喝止了閻行。不過,冷靜下來的閻行回頭看了看自己軍隊的情況,還是羞愧地低下了頭!
張遼說“窮寇莫追!”一方面是為了儲存實力;另一方面,這是出於保護閻行的目的,讓他不致第一次上戰場就留下心理陰影,這對於一個將領的成長起著至關重大的作用。
其實,張遼也是想追的,可看看閻行剩下的這些士兵,一個個都蔫頭巴腦的,就這樣追上去只有送菜的份;而他自己帶來的軍隊卻是還在後面,要想上來,必須經過閻行的軍隊,可這並不容易,更可能會出現敵人撤退時的情形,那到時候真是連哭都沒地方去了!如果,這些都不說,真要花費點時間追上去了,那敵人肯定也站穩腳跟做最後的殊死一搏了!這樣一來,就又划不來了,要知道,谷下可還有近兩萬的敵人在呢!
張遼一邊催促閻行整頓本部人馬,一邊去集結自己手上的那一萬五千戰士。
待兩人整頓完畢後,張遼舉起手中長槍,狠狠朝前一引,厲聲喝道:“殺!”說完,一馬當先朝坡下衝去。
是時候結束了!
張遼此時心中異常的平靜,本來期待已久的復仇戰得願所償後,卻是如此的平靜,就連張遼自己都覺得奇怪。
就在坡上張遼集結士兵發動最後的攻擊之時,李催和樊稠也順利地撤到了坡下,當下不再猶豫,率領手下殘兵先行撤退了!什麼友軍,什麼大局,兩人再也無心再管,也無力再管。現在保命才是王道!而谷中被困的近兩萬徐榮軍,此時也已經是精疲力竭。雖然從坡上射下來的箭雨已越見稀疏,可前有巨石擋道,又深陷火海的包圍之中,一時半會卻也逃不出來!
張遼率領兩萬五千大軍趕至坡下,也不進谷,就在谷外排好陣型,靜等裡面的敵軍出來自投羅網!張遼並不怕谷中計程車兵也逃走,事實上除非他們背生兩翼,飛出昇天,否則只有後撤一條活路!而此時唯一的活路,顯然已經被張遼掐斷了!
於是。伏虎坡下上演了一幕幕“飛蛾撲火”的場景,只是這火種並不是谷中那場大火,卻是谷外靜等的張遼!
谷中的徐榮軍士兵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是從“地獄”中撤了出來,原以為已經逃出昇天,可還沒等他們好好感慨一番,就被谷外的大軍給嚇傻了!萬念俱灰計程車兵,已經徹底喪失了抵抗的鬥志!沒有絲毫的猶豫,逃出來計程車兵丟下武器,作勢欲跪!可這最後的求生希望都被無情地摧毀了!
張遼不給他們任何機會,直接下令斬殺!既然殺俘虜有傷天命,那就趁敵人尚是敵人之時把其消滅!不是張遼冷血嗜殺,也不是他欲報一己私仇,實在是由不得他!張遼已經徹底地領悟了孫勝的命令,也對孫勝此時在涼州的形勢又所瞭解!所以,他要替孫勝分憂,這些士兵絕對不能留!
孫勝為何要派自己這名與董卓有刻骨仇恨的將領領軍?難道方悅就不能勝任嗎?以此可以看出,孫勝的意思已經非常明確了!
而此時又是絕佳的機會,甕中捉鱉,張遼自然不會放過。
就這樣,張遼率軍在谷外守株待兔,等著敵人來自投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