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意的,由於伊布在第21輪聯賽中累積黃牌停賽,所以阿萊格里就準備在週末的比賽中讓陳灼和範尼這對組合首發了,對於義大利杯這樣的比賽,範尼也樂的休息。
之所以對於陳灼和伊布的這種“嗆火”,阿萊格里不但不阻止,反而還有意像鬥蛐蛐似的挑動他們互相較勁,是因為阿萊格里想的更深。
首先,從伊布來講,阿萊格里認可伊布的能力,但在他內心裡從來沒有想過要把AC米蘭變成是伊布的球隊,從沒有想過伊布應該是皮爾洛之後AC米蘭的領軍人物,這個瑞典人絕不是領袖型的球員,他是個“獨狼”,是個“傭兵”而已!
這一點毋庸置疑,因為伊布喜歡獨享特權,喜歡標新立異,有些自戀的他基本上就沒有什麼朋友,“性格怪異而孤僻”已經成了他的標籤了,這種性格的球員在更衣室裡不惹不打架已經算好了,想讓他成為更衣室的領袖球員,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此外伊布的性格測試結果,是“外部評價認同者”,他的自我價值隨著周圍人的評價上下波動,面對壓力會有巨大的心裡包袱,而這種壓力帶來的恐懼有些會轉化成憤怒,有些會轉化成逃遁。
所以對伊布來說,影響他最嚴重的不是體能波動曲線,而是情緒波動曲線,而且伊布的波動規律變化幅度很大,間隔一週的兩場比賽他可能判若兩人,前一場比賽他努力拼搶,還為隊友傳球和創造機會,可下一場他突然就無精打采乃至脾氣失控,不跟隊友配合甚至蠻幹,這都是由於他自己的情緒波動不規律所導致的。
米蘭不是一個“神經刀”風格,自然不需要這樣帶有一定“神經質”色彩的球員來當他的領導者和代言人。
至於陳灼,阿萊格里更沒有想過要把米蘭領袖與這個29歲才在歐洲出道的大叔級球員聯絡在一起,人家伊布跟他同年同月生,比他小2天,可人家伊布已經拿過多少球隊和個人冠軍了?
對於陳灼的定位,阿萊格里已經很明確了,對於三線作戰的米蘭來說,本賽季陳灼就是義大利杯的絕對先發,歐冠的輪換主力,聯賽中的全能替補,首要是提升他的攻擊力,所謂的“全能替補”,那是以防萬一。
在阿萊格里的整個戰術體系中,如果說伊布是一把“尖刀”,那麼陳灼就是一把“飛刀”,一種暗器,如此而已。
至於他們兩個怎麼能“嗆火”,伊布為什麼“自降身份”跑去要跟陳灼較勁,阿萊格里也沒搞明白,不過對於還是伊布先挑釁的這種說法,阿萊格里倒是相信。
相對來說,陳灼倒是符合一個球隊的領袖型球員的特點,有頭腦也足夠冷靜,無論在比賽場、訓練場還是更衣室,陳灼都顯得非常“紳士”,從性格方面來說,阿萊格里更喜歡陳灼而不是伊布這樣的“神經質”。
喜歡他的性格,欣賞他的能力,也認為他還有個兩三年的黃金時期,但是這不代表阿萊格里會改變自己對陳灼“飛刀”和“暗器”這樣的戰術定位,在二三流俱樂部裡陳灼的確能夠成為領袖,比如說香港隊,但是這裡是AC米蘭,是殿堂級的豪門!
“嘟”阿萊格里吹響哨子中斷了訓練賽,大聲問伊佈道:“茲拉坦,你能告訴我為什麼你回撤到這個和Patton重疊的位置上,還要幹同樣的事情呢?”
訓練賽前阿萊格里交代的很清楚,這是為了陳灼和伊布同時在場上發揮各自特長設計的戰術,在距離球門30米處有一條分界線,30之內是伊布的區域,在這裡他擁有對球的自由處置權。
而30米以外一直到45米,是陳灼的區域,在這個區域之內陳灼擁有無限開火權。
接下來隊友的配合,在30米範圍之內,陳灼和博阿滕都配合伊布,在30米到45米區域之內,由博阿滕根據場上形勢分配球權給陳灼或者伊布,陳灼和伊布都服從博阿滕的調遣。
三名攔截型後腰的任務,則是將球視情況交給前腰並強調優先考慮交給博阿滕,這三個攔截型後腰是一個整體攻防轉換樞紐,後面的四後衛是最後防線,兩個邊路助攻作為進攻體系的加強套路,整個戰術佈置完全沒有問題。
有問題的是伊布,他對陳灼在30米到45米的無限開火權非常不滿,以往打雙前腰的時候,兩個前腰都是配合他伊布的“地勤”,現在憑什麼跑過來一個“槍手”,不幹!
“不是我和他重疊,是他和我重疊!”伊布用挑釁的眼光看了陳灼一眼,對阿萊格里說道:“教練你也看到了,30米到45米區域內的遠射,我也能夠做到,所以,這傢伙在場上還有什麼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