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交給陳肇琪。
中路的甘索距離陳肇琪有段距離,來自利物浦的後腰盧卡斯雷瓦也沒有對陳肇琪採取貼身緊逼,都是等到陳肇琪停住球之後才分別逼了上來。
停下球調整了一下,看到有球員逼搶了過來,陳肇琪一腳將球回傳給了左邊後衛郭建邦,已經跑回到中線附近的羅比尼奧看到距離郭建邦有挺遠距離,也就站在原地沒有跑過去的意思,內馬爾從大禁區弧頂跑了過去。
看到內馬爾撲了上來,郭建邦一個大腳,橫向將球吊了個對角線,傳給了右邊前衛歐陽耀衝,帕託回追,左邊後衛移動到中路上搶,歐陽耀衝將球踢給了移動到附近的陳肇琪,陳肇琪不停頓又把球調給了右邊後衛羅港威
“斜傳啊!讓歐陽跑上去!”陳灼大喊道。
剛剛這個球,陳肇琪應該直接往對方半場傳才對,巴西隊左邊後衛已經頂到中場位置了,左路走廊上一馬平川,正好有利於穿著防滑釘鞋的歐陽耀衝發揮速度優勢
“我的,我來我來!”陳灼大喊著,羅港威輕輕挑了一下,把球傳到大禁區邊緣,陳灼一個大腳過頂長傳,歐陽耀沖和巴西隊整體後防線飛快的跑了過去。
由於時機沒有把握好,巴西隊防守隊員已經有所準備,歐陽耀衝與帕託的速度相比還是有所差距,最終沒有能夠抓住這個反擊的機會。
然而這一系列的配合贏得了現場熱烈的掌聲,包括前面三場小組比賽,香港隊很超過三腳傳遞的配合都很少見,反擊更是寥寥無幾,除了對陣玻利維亞時候陳灼驚豔的“維多利亞迴旋”之外,南美球迷眼裡的香港隊就是一個只會破壞式防守的球隊!
但是剛才,陳灼—翟廷峰—陳肇琪—郭建邦—歐陽耀衝—陳肇琪—羅港威—陳灼7次大範圍的傳遞之後一腳過頂長傳,期間沒讓巴西隊碰到皮球,這種配合,讓現場觀眾和收看直播的觀眾們,重新認識了一次香港隊!
鏡頭給到場邊穿著風雨衣的巴喬,他正用力拍著手,向場內的球員們鼓勁。
鏡頭再給到陳灼,他喊著陳肇琪,用手勢和動作向他講述著剛剛那個球的處理,應該直接斜傳對方壓上來的左後衛身後,陳肇琪也舉著手錶示收到和理解陳灼的意思。
鏡頭再給到梅內塞斯的時候,這位教練同樣站在場邊,巴西隊連長釘鞋都沒有準備,更不可能為教練員準備風雨衣,同樣是抹著雨水向場內喊話,鏡頭裡的梅內塞斯卻讓觀眾怎麼感覺都有些狼狽!
“阿平!回來一下,我去邊路”陳灼大聲招呼著。
一般情況下陳灼要對巴喬的部署進行暫時性調整的時候,巴喬都會同意,當然前提是陳灼也會在調整前與巴喬進行交流,並且暫時性調整的幅度不宜過大,他們兩個會有這種默契。
容阿平沒有猶豫立即回撤,同時喊著讓加森的位置回撤,讓歐陽耀衝位置往中路靠,一系列站位隨之調整。
由於天氣原因造成場地溼滑,短傳滲透成功率大大降低,巴西隊在梅內塞斯的喊聲中也開始將進攻中心從中路向邊路轉移。
相對於“甘索—內馬爾”組合,巴西隊的球員們還是更願意信任羅比尼奧和帕託,現在這種場地條件,羅比尼奧的細膩又要比帕託的速度稍遜一籌,因此兩個後腰頻頻從左路的攻勢,看到這種情況的陳灼也就當機立斷,做出了部署上的調整。
第14章堅持到底
相對於羅比尼奧狹小空間裡的踩單車等花哨動作,帕託則擅長用幾個簡單的觸球輕易突破對方的防守,當然帕託和所有的巴西球員一樣,也有透過一些雜耍戲弄對方防守球員的假動作,但他更喜歡把球停的或撥的離自己比較遠,然後靠速度吃掉對方防守球員,或者是從靜止狀態瞬間啟動來擺脫對方球員的防守。
與扯到邊路的翟廷峰相比,歐陽耀衝在防守的卡位方面顯然弱了些,速度方面他基本上能夠和羅比尼奧、甘索以及巴西隊從左路助攻的邊後衛安德雷桑托斯抗衡,但是當帕託換到左邊路之後,歐陽耀衝在防守上就吃力多了。
陳灼發現之後進行暫時性調整,巴喬這邊自然就要採取相應對策,在陳灼頂上去抵擋了幾分鐘之後,香港隊請求換人,歐陽耀衝被換下,來自大連萬達的“國援”鞠盈智派到了場上,陳灼也就撤回到了拖後位置,重新恢復了中場休息時候的陣型部署。
梅塞內斯在場邊很不滿意的對場內喊著,剛剛在陳灼頂到邊路的時候,梅塞內斯吼叫著要求球員把球交給甘索和內馬爾,但他們置若罔聞,依然選擇信任帕託的速度。
原本讓一個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