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4部分

撒些砒霜毒馬。遲滯蒙古騎兵地追擊速度還能少量殺傷敵人。更不時整齊大罵阿里不哥地祖宗十八代幾句。逐漸把蒙古騎兵引入了達州腹地。而脫裡赤仗著最純粹地蒙古騎兵對後勤幾乎不需要什麼依賴。幾次拒絕劉整派人送來地收兵建議。只是一味地緊追不捨。發誓要把這支摸老虎鬍鬚地宋軍孤軍碎屍萬段。

四川地崎嶇山道確實很不適合蒙古騎兵機動。有時候蒙古軍隊明明已經就能看到宋軍步兵在對面半山地山道上行軍。卻因為山澗阻隔法傷敵。只能沿著狹窄地山道轉過山凹。沿路追趕上去。可等到蒙古騎兵追上去時。宋軍早就用各種花招把道路堵塞和破壞了。逼得蒙古騎兵只能停下來開闢道路。然後再行追擊。雖說蒙古騎兵死死咬住了宋軍後隊地尾巴。與宋軍後隊相隔一直在十幾裡距離。卻始終無法完全追上——當然了。脫裡赤地部隊也不是完全沒有斬獲後有數十名宋軍步兵因為體力透支或者崴腳而落單。被阿里不哥軍生生砍成了肉醬。可這也絲毫不能壓制阿里不哥心中地怒氣。阿里不哥軍仍然追著宋軍地主力不放。

追著追著。宋軍步兵數量越來越少。其中有落單被殺地有乘著夜色成建制逃入深山老林抄小道返回地——不要問補給問題。這是宋軍北上金州地路線。補給早藏在深山老林裡了。到了第二天清晨軍隊伍中乾脆就只剩下了兩千騎兵。由高鳴率領著與阿里不哥軍周旋。不過這麼一來。宋軍騎兵也沒辦法再埋地雷和堵塞道路場追擊戰也完全變成了騎兵之間地腳力較量。雙方地總體速度都大為提升。

川道的行軍記錄是由南宋名將吳保持,在饒鳳關之戰中率領兩千騎兵一天一夜行軍三百里,阿里不哥軍和來自臨安的宋軍騎兵都不是十分熟悉四川地形,行軍速度自然是絕對不可能打破這個記錄——但也差不了多遠了。從金州和達州交界處開始行軍,宋軍騎兵和蒙古騎兵才用了一天一夜時間就抵達了達州府治地通川城附近中經過的東鄉城大門緊閉,宋軍騎兵沒入城裡赤也沒興趣去攻打那座小城,只是緊追宋軍不捨。

眼看位於山腰通川城已經遙遙在望裡赤正擔心宋軍騎兵入城逃命時,高鳴率領的宋軍騎兵忽然勒住馬頭身迅速佈下迎敵陣勢。脫裡赤大喜過望卻又擔心中伏,回顧一下左右,發現自軍正位於一個被山峰包圍的小型盆地正中,道路兩側雖然都有長滿樹木的山峰,地勢卻相對開闊,正是騎兵用武的最好區域。脫裡赤稍微放下心來,舉刀大吼道:“吹號,列隊衝鋒,殺光宋蠻子!”

“嗚——!”蒙古騎兵還在列隊的候,號角就已經吹響——不過卻不是蒙古軍隊的號角,而是盆地四周的山峰上響起號角。不等脫裡赤回過神來,身後已是殺聲震天,不知從那裡冒出一支宋軍步兵隊伍,搶佔了盆地北側出口的狹窄地帶,在道路上佈下疊陣,堵塞了阿里不哥軍北上撤離的道路。同時西南面的盆地入口處也出現了源源不絕的宋軍隊伍,步兵和騎兵都有,兩側山峰上更是豎起無數宋軍軍旗,將脫裡赤的萬餘騎兵團團包圍。

“賈似道!賈似的帥旗!”一個認識漢字的蒙古士兵指著南面的山峰至高點大叫起來。脫裡赤抬頭一看,見南面山頂上果然豎起了一面巨大無比的硃紅大旗,上面還有一個看不懂的漢字,脫裡赤吃驚問道:“賈似道老賊不是去遂寧了嗎?怎麼會出現在達州?”

沒人能回答脫裡赤的問題,只是上一聲炮響,埋伏在盆地四周的宋軍隊伍同時吶喊,一起殺出。

脫裡赤心知中計,果斷命道:“兩翼反衝鋒!這個盆地地形開闊,適合我們作戰,先衝散兩翼敵人再突圍。”

確實,川附近的這個盆地底部是比較開闊,最寬處足足有七八里的距離,很是適合阿里不哥軍的騎兵衝鋒。不過宋軍步兵也不傻,並沒有直接衝下山和蒙古騎兵硬拼,而是搶佔山道有利地形,以弓弩亂射靠近的蒙古鐵騎,蒙古騎兵也以弓箭還擊,盆地兩側殺聲震天,箭飛如蝗,雙方都有士兵不斷倒下。

與此同時的宋軍帥旗,本應該身在遂寧的賈老賊一邊用望遠鏡仔細觀察戰場,一

謀子聰討論宋軍和阿里不哥軍的優劣。賈老賊讚道的蒙古鐵騎果然名不虛傳,被我們包圍了還能不慌不亂,冷靜反擊,難怪這樣的軍隊能橫掃天下無敵手。本官堅持來親自指揮這場伏擊戰,瞭解阿里不哥部隊的真實戰鬥力,還真是來對了。”

“自從進入中原以後忽必烈的軍隊已經蛻變了不少,戰術、武器和兵種都豐富了許多。阿里不哥的軍隊卻保持原樣沒有改變。”子聰也是一邊觀察著戰場,一邊向賈老賊講解阿里不哥軍的優劣勢和戰術特點,“阿里不哥的軍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