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的地址,很簡單,問一下他侄女就知道了。
“有我外面那棵老桂花樹大嗎?沒有的話,我這棵你挖回去得了,省得去買。”宋文聽了,說道。
“哪一棵?”黃國樑問道。
“就是上次你送我的那棵老桂。”
“活了?”黃國樑疑惑的問道。
“當然。”宋文點了點頭。
“走,去看看。”
那棵樹他見過,可是真的沒法活了,怎麼可能治好?黃國樑不敢相信,迫不及待的催著宋文帶他去看。
老桂樹開出來的桂花尚未落完,風微吹來,一股桂香飄揚,香氣逼人。
黃國樑來到老桂樹下,左左右右上上下下看了一下,若不是他還記得上次老桂樹鋸掉枝幹的地方,和老桂樹下被腐蝕出的樹洞,他還以為宋文另外弄棵樹來糊弄他呢?
“奇了怪了,怎麼什麼樹到你手上都能活了?這棵破樹,那次我和小君看了都覺得不能活,竟然生生被你從閻王爺手裡拉了回來。你小子,這手段都堪比那扁鵲華佗了。”黃國樑詫異的說道。
宋文沒好氣的乜了他一眼,閻王老子也管人家樹活不活的,至於扁鵲華佗,他只聽過他們醫人可沒聽過他們醫樹。
來的時候,黃國樑其實對宋文沒什麼信心,畢竟他只是一個沒娶老婆的小子,這時候看到老桂樹,才知道他的治樹手段神鬼莫測,心頭火熱,就想馬上拉他去看那棵他看中的老桂花樹。
宋文看他這麼著急,沒辦法,只好把門關了,跟他走人。
本來他以為黃國樑要去看的樹就在附近縣城,沒想到這傢伙開著車一路東行,直到中午還沒到地方。
中午兩人就在路邊的小飯店草草吃了了事,然後繼續趕路,直到午後才來到老桂樹所在的地方。
此時,車已經不在南州境內,而是到了溫陵。
溫陵市是著名的僑鄉和臺胞祖籍地,和南州一樣同處閩南金三角,地處東南沿海,與臺。灣隔海相望,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溫陵在唐時興起,宋、元大盛,其時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齊名,也是國務院第一批公佈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海濱鄒魯”、“光明之城”美譽。
宋文沒想到黃國樑竟然跑到溫陵來,不由抱怨道:“黃叔,買棵樹不用跑這麼遠吧?”
“你懂什麼?做生意就是要眼觀八方,耳聽四方,怎麼能只貓在南州那屁大一點的地方。咱們那邊有什麼好樹早就被那班地鼠給挖光了,哪還能留到現在?若不把眼光放遠一點,不要說發財,發毛都沒有。”
宋文一聽,乾脆不再說話,眼前這人估計想發財都想瘋了,若是可以,估計他連zhongnánhǎi裡面的樹都敢去挖。
賣樹的地方不在溫陵市區,黃國樑直接開著車往溫陵郊區而去。
又折騰了一個多小時,終於來到地方。
眼前是個具有閩南特sè的村莊,紅磚紅瓦,綠樹纏繞,顯得寧靜淡泊。
剛到村子路口,就看到兩棵老榕如左右門神一般矗立在路邊上,老榕鬱鬱蔥蔥,雖歷經上百年歲月,但仍昂揚挺拔。?給人一種黃忠雖老卻仍能決戰沙場的豪邁感覺。
宋文是個感xing的人,看到這熟悉的房屋,熟悉的老榕,不由生起了一種同為閩南人的親切感。
黃國樑把車開到一家門口停下,然後就帶著宋文往裡面走去。
“老張,老張。”
還沒進門,黃國樑就大聲叫了起來,顯然對這邊很是熟悉,聽到聲音,裡面一個老人走了出來。
“黃老闆來了,裡面泡茶。”
兩人說的是溫陵的地方話,溫陵話也屬於閩南語,不過帶著一股濃濃的溫陵口音,仔細聽,宋文還是能聽懂,不過太傷腦筋,他懶得去聽。
老人把兩人請到裡面泡茶,一邊泡一邊說道:“麻煩你又跑一趟了。”
“早賣給我不就沒這麼多事了嗎?我看你是自作自受。”黃國樑一點也不給面子的說道。
“如果沒事我賣這幹嘛?那可是我祖宗傳下來的。”
“人家祖宗都傳金銀財寶,就你祖宗傳一棵破樹下來,又不能吃喝有什麼用?要不是遇到我好說話,誰還願意回頭看你那棵破樹。”
老人也知道自己理虧,有點不好意思,不過嘴上卻是說道:“話不能這麼說,你是大老闆,買回去一轉手,還不掙得盆滿缽滿?”
“那也要我帶回去養得活才行,